忒有料

九仙山老气象员忆惊心动魄接生经历 欲寻当年新生儿

今年1月份,皑皑白雪将九仙山“打扮”得如同仙境一般(资料图片,叶晓峰摄)

寻找当年新生儿 和“接生婆”回出生地看看

这次惊心动魄的接生经历,上世纪80年代初由上山下乡知青、泉州市摄影家协会顾问陈世哲记录了下来,写进报告文学《隆隆天鼓助我威》,成为九仙山高山气象站建站以来的重要事件之一。 在陈世哲看来,这个小生命的诞生,应该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因为他是唯一让这么多外行的男人接生,并接受他们洗礼的新生儿。

那么,当年的小生命如今身在何方?他是否知晓自己这一特殊的出生经历呢?老邓告诉记者,同事何温柔1971年前后离职去香港,后来听说他又回到泉州,在浮桥一带买了房子定居。

“问了许多人,也问气象站的老同事们,但没有他的联系方式。”老邓说,当年在气象站上班的气象员,后来由于调动等原因,相继离开九仙山气象站。前些年他听洪家单说,在浮桥工作的朋友曾见过何温柔,但没有互留联系方式,无法联系。“自从他离开气象站,我们再也没有见过他的孩子,算起来他孩子今年应该49岁了。”老邓想着,若是有天能和老同事、当年的新生儿一起再回气象站看看,该多好啊!

老知青忆旧 曾写报告文学记录气象站往事

“我们气象站的故事可多啦!”被陈世哲写进报告文学《隆隆天鼓助我威》的气象站往事,还有“气象烈士赖开岩”。

那是1967年7月20日中午12时,赖开岩正在气象站附近收集气象资料,突然,一个震耳欲聋的雷声响起,将正在观测台边抄录气象数据的赖开岩击倒,他不幸殉职,牺牲时,手里还紧紧拽着数据记录本,“那一年,他才27岁”。时隔多年,老邓仍难掩悲痛,隔年,赖开岩被授予“革命烈士”称号,成为共和国气象烈士。

虽然调离气象站,老邓时常到山上走走看看,也和气象站工作人员保持联系。1976年,通往九仙山气象站的路终于修好了,气象站的居住条件也逐步改善。

去年下半年,九仙山气象站开始原址重建工程,当年新生儿出生的石头房也面临拆除重建。根据规划方案,九仙山气象站将改造为5层建筑,整体采用“白墙灰瓦翘尾脊”的戴云山建筑风格,共3300平方米,总投资约2300万元,由福建省、泉州市气象局和泉州市、德化县政府等共同出资建设。

分享
发评论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热门阅读

Copyright 2018 52FuQing.com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