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大近几年引进一批顶尖青年人才,紧盯科研领域前沿。图为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阿龙·切哈诺沃受邀来厦大演讲。(资料图) 56人 截至2015年12月,全国共有“千人计划”青年人才1776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553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599人。 厦大总计56人次入选,名列全国第14位。其中,“千人计划”青年人才29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6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1人。 文/本报记者佘峥通讯员李静 说到厦大的“牛”教授,很多人脑海会浮现那些耳熟能详的院士、资深教授,不过,我们今天为您介绍的是厦大顶尖教师中的“小鲜肉”。 这些“小鲜肉”一般是“80后”,他们是近几年从国外名校引进的青年顶尖人才。 “顶尖”是有来由的,校方一般以国家有关部委的青年人才支持项目来界定这个群体。包括:“千人计划”青年人才项目、“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项目和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等,年龄不能超过40岁。 厦大目前有56人入选上述计划,今天,我们为您介绍其中三位青年才俊。 周大旺 研究肝脏再生,“震惊”哈佛导师 【人物名片】 厦大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闽江学者”特聘教授。首批国家中组部“千人计划”入选者。 【教育背景】 本科就读厦门大学,硕士就读美国纽约城市大学,博士就读美国纽约爱因斯坦医学院。哈佛医学院博士后。 厦大目前拥有35名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周大旺家,就占了两席,他和妻子陈兰芬。 两人相识于厦大,周大旺本科读化学,陈兰芬读生物。厦大毕业后,两人赴美留学,在美国纽约爱因斯坦医学院一同获得博士学位,又一起在哈佛医学院做博士后研究。 五年前,在哈佛医学院医学系当讲师的周大旺决定回国。这看上去是个让人不解的决定,他有很好的美国教育背景,曾在哈佛医学院麻省总医院做博士后研究,这家医院全美排名第一;他和陈兰芬已经有两个孩子,在美国上学。在很多人看来,他们的未来充满美好。 但周大旺却因为看到美国未来发展的局限而焦虑——当他走出国门,才意识到,国内的许多政策其实比美国灵活,更重要的是,周大旺认为,随着国家对青年科研人才的重视和研发投入的急剧增加,中国将步入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回国将有更大的用武之地”。 2011年,在美国待了近12年的周大旺,入选中组部首批“千人计划”,回到厦大。“千人计划”是国家的顶尖海外青年人才的引进计划,当年,数千名海归报名申请,最终只有143人成功入选,每个人获得国家和所在大学总共600万元的科研经费资助。 隔了1年,陈兰芬也带着孩子回国“投奔”丈夫,她也是“千人计划”入选者。现在,两人在厦大生命科学学院组建了一个科研团队,实验室400平方米。 周大旺在厦大继续他在美国做的前沿研究。撇开晦涩的学术名词,他研究的是诸如肝脏这样的器官的大小维持功能——健康者把肝脏捐赠后,正常情况下,切了多少它就长出多少,它似乎有记忆功能。但是,如果肝脏病变,它就失去这一功能,杂乱无章地生长,无序的生长最终导致癌症的产生。 这位建阳人介绍了这种基础研究的作用:如果搞清楚细胞里哪些机制导致肝脏的再生,那么,可以把药物靶向到这些区域调控肝脏的再生,就像上了一个开关,当肝脏受损或老龄者肝脏处于衰弱状态,再将它活跃起来,促进肝细胞增殖和再生,恢复其强大的再生功能。这项研究也可以用于肝癌的预防和治疗。 周大旺团队在厦大从事的肝脏再生和肝癌发生发展的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