忒有料

春季郊游谨防昆虫侵扰 十多种昆虫在厦较为常见

蚜虫

每18天到20天就能繁殖一代

蚜虫复苏得早,在2月就出现了。其实,蚜虫并不怕冷,冬天之所以数量减少,是因为没吃的了——这种虫喜欢吃植物的嫩叶,那是春夏季节才有的“特产”。别看蚜虫个头小,它们的繁殖速度可十分惊人,每18天到20天就能繁殖一代。到了夏季,蚜虫数量迅速膨胀,部分蚜虫长出翅膀,飞往其他地方。蚜虫分布在绿化带、公园等地,有植物的地方都可能有它的身影。

中华蜜蜂

花蜜采集者,喜欢有阳光的地方

中华蜜蜂是专职的花蜜采集者,只要有花的地方,就有中华蜜蜂。不过,我们平时喝的蜂蜜并不来自中华蜜蜂,而是意大利蜜蜂。由于后者的花蜜采集率和采集质量都较高,因此得到养蜂人的垂青。中华蜜蜂是个“阳光女孩”,喜欢有阳光的地方——因为阳光大,花蜜、花粉生成多。

毒蛾科幼虫

分泌的蛾蛋白会致人过敏瘙痒

如果在公园见到这种虫子,千万别碰!毒蛾幼虫有毛,其身上鲜艳的地方有蛾刺,会分泌蛾蛋白,人的皮肤接触到蛾蛋白会过敏、瘙痒。毒蛾一般喜欢在气味不太浓的果树叶子上生活。此外,毒蛾繁殖能力强,一年可以繁殖两三代,即便在最寒冷的冬天,它也能以卵的形式过冬。

龟纹瓢虫

以捕食蚜虫为生,是有名的益虫

瓢虫是大名鼎鼎的益虫,以吃蚜虫著称。龟纹瓢虫是其常见的种类。由于以捕食蚜虫为生,瓢虫一般比蚜虫晚复苏两周——等蚜虫长大了,瓢虫才出来把它们一网打尽。由于抗药性不强,瓢虫一般分布在打药少的园林里。

食蚜蝇

除了吃蚜虫,还采食花粉花蜜

形似蜜蜂,但却是蝇类。食蚜蝇比蜜蜂少了一对翅膀。顾名思义,食蚜蝇吃蚜虫,是蚜虫的又一天敌。除了吃蚜虫,它还靠采食花粉、花蜜来补充能量。因此,花粉、花蜜、蚜虫多的春、夏和早秋季节,食蚜蝇生长旺盛。

蜗牛

喜欢暖湿环境,有的传播寄生虫

前不久,住在思北的小苏发现,家中阳台的芦荟上发现了两只蜗牛。接连几天的降雨后,蜗牛数量更是从2只变成了5只。有的趴在叶子上,有的在地上匍匐前行,还有的跑到墙上去了,在小苏家里到处跑。

谢钦铭说,蜗牛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在春季雨季大量出现为正常现象。多数蜗牛无害,不过一些蜗牛是蔬菜水果的害虫,有些可传播寄生虫。

【分析】

春夏虫子最活跃

喜温喜湿还贪吃

春、夏、秋是虫子活跃的季节。大多数虫子都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春天到了,气温逐渐回升,雨水增多,虫子从冬天的压抑状态中解放出来,开始长身体或繁衍后代。到了夏天,热能和雨水丰沛,虫子更是“野蛮”生长。

春季,厦门常见的虫子有十几种,如,蚜虫、蚧虫、毒蛾、夜蛾、粉虱、蚕蛾、粉蝶、实蝇、果蝇、卷叶蛾、瓢虫、蜜蜂、食蚜蝇、丽蝇、马陆、蜗牛、蜈蚣、蜘蛛等。除了毒蛾、马蜂、天牛、金龟子等外,大部分虫子都不会直接对人类造成威胁。绝大多数害虫的危害对象是植物。

当然,虫子是“吃货”——它们或以嫩芽为生,或喜食花粉、花蜜。吃素的虫子复苏了,吃肉的自然也不落后,吃肉的虫子主要是捕食蚜虫等害虫。到了秋季,温度、雨水、花粉、花蜜等条件减弱,虫子就少了。

【相关】

海边游玩防困礁

海警提醒,我市两处困礁事故多发地分别为鼓浪屿郑成功雕像旁的印斗石和环岛路旁与堤坝相连的礁石。游客到海边游玩前,可以根据潮汐时间表,提前把涨潮起始时间设定为手机闹铃。若想登上海边礁石,最好选择退潮时刻,在礁石上逗留时间勿超过10分钟。(本报记者薄洁通讯员蓝志文)

【提醒】

遇到这些虫子请您别触碰

入春以来,虫子活动频繁,市绿化管理中心增加在金尚路、湖滨南路、莲前路、仙岳路等地绿化带的喷药频率。陈和杰提醒说,市民春游须当心部分虫子。如毒蛾科虫子会分泌毒液,皮肤触碰会过敏,一些毒蛾外表鲜艳,市民千万不要去触碰;甲壳虫类也需留心,比如天牛会咬人,金龟子的排泄物会致敏;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草坪上的红火蚁外观似普通蚂蚁,但一旦被它咬了,就会出现皮肤红肿、化脓、奇痒难忍等症状,厦门曾发生过多起红火蚁咬伤人的事件。陈和杰建议,外出郊游,身上最好备些风油精、清凉油,如果被虫子咬了,可立即涂抹缓解瘙痒。

分享
发评论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热门阅读

Copyright 2018 52FuQing.com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