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地说,福清话是指福清人讲的话。其实,讲福清话的还有平潭人及长乐松下人等等。当然,也并非福清地域内所有福清人都讲福清话,如一都镇有人讲永泰话,新厝镇、江阴镇有人讲莆田话。 由于福清话保留不少中古乃至上古的汉字读音和词汇,音韵系统有着丰富多样的变化,因此有人说福清话是古汉语的“活化石”。 一 据记载,至少在宋元时期,福清就有人漂洋过海。因此可以说,至少在此时,福清话传到了海外。目前,福清话已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尤以东南亚为最广。有人比喻说,凡是太阳照耀的地方,都有人讲福清话。这种比喻并无不当。自从祖国实行开放政策以来,福清人纷纷走出国门创业,地球上再小的国家和地区都可以听到福清话。 由于福清地处东南沿海,同闽侯、永泰、莆田接壤,是闽东与闽南的交通要冲,因此既有人讲福清话,也有人讲闽南话;既有人讲莆田话,也有人讲客家话(即“鸟音”)。 福清境内各个镇(街)、村(居)的福清话有一定差别,但理论界基本上以福清城区的话作为福清话的代表。虽然福清话和福州话有明显不同,但两者同属福州方言的范畴。也可以说,福清话是福州方言的一个支派,共源且平行于福州十邑其它县市的地方话。由于福州方言是汉藏语系汉语族闽语支闽东语的一个分支,因此福清话同闽南语、潮语等闽语支的语言也存在着同源关系。 由于目前中国的语言政策规定普通话是课堂用语。因此,现在福清的年轻人对福清话读音不甚熟练或者发音不甚准确。他们很少能用流利、准确的福清话读完一篇短文。而准确按福清话写出所要表达的意思,更是难上加难。故此,抢救福清话很有必要。否则,将有消失之虞。 福清话有15个声母、46个韵母及7个声调,大体上同福州方言韵书《戚林八音》中的音系相近。 15个声母分别是:柳【l】、边【p】、求【k】、气【k’】、低【t】、波【p’】、他【t’】、曾【ts】、日【n】、时【s】、莺【θ】、蒙【m】、语【η】、出【ts’】、喜【h】。 46个韵母分别是:春【-uη】、花【-ua】、香【-yoη】、秋【-ieu】、山【-aη】、开【-ai】、嘉【-a】、宾【-iη】、欢【-uaη】、歌【-o】、须【-y】、金【-iη】、杯【-uoi】、孤【-u】、灯【-aeη】、光【-uoη】、辉【-uei】、烧【-iou】、银【-yη】、钅工【-oη】、之【-i】、东【-oeη】、郊【-au】、过【-uo】、西【-ae】、桥【-yo】、鸡【-ie】、声【-iaη】、催【-oi】、初【-oe】、天【-ieη】、奇【-ia】、梅【-uoi】、歪【-uai】、遮【-ia】、沟【-eo】。 由于7个声调中,平、去、入各分阴、阳,因此在传统上,7个声调分别是上平、上声、上去、上入、下平、下去、下入。而在通用上,分别是:阴平、上声、阴去、阴入、阳平、阳去、阳入。 我们平时讲的福清话,基本上可以按照上述的声母、韵母进行反切拼读。其声调亦可随之读出。如“抡”字为“柳春切”,先取“柳”的声母“l”,再取“春”的韵母“uη”,即可拼读出福清话是“luη”。 二 语言专家认为,由于福清历史上经历过多次移民,各历史时期及各地的移民带来词汇叠加在一起,使得福清话的词汇体系有着多种层次及多方面的来源。 福清话词汇底层是古闽越语,如今的福清话中有一些古闽越词的沉积。这些词在口语中很常用,但多数没有汉字可写,如:衤宛(袖子)、显欠(傻)、鱼奇(小鱼)、勿会(不会)、虫寻(海青蟹)、米时(糯米丸)、纟孟(网)等等。随着新词汇的浸润,特别是受到网络语言的影响,福清话也与时俱进,出现了新词汇,如:巨无霸(特大)、偶(我)、q(死了)、mm(美眉,即美女)等等。 假如根据音韵系统的差异,福清话按地域特点基本可分成4个片:一是融城片,包括玉屏、龙山、龙江、音西、宏路、石竹、阳下、东张、镜洋、渔溪、上迳、海口、城头、南岭、龙田、江镜等镇街及新厝的部分乡村。音韵特征是:有宽窄韵现象,秋韵和烧韵趋向合并;二是高山片,包括港头、三山、沙埔、高山、东瀚等镇。音韵特征是:宽窄韵现象不明显,秋韵和烧韵保持对立;三是江阴片,仅有江阴镇。音韵特征是:部分浊声母入声字在上述两片脱落喉塞韵尾,而该片则没有脱落喉塞韵尾,例如“药”在融城片读去声,而在江阴片则读阳平;四是一都片,仅有一都镇。音韵特征是:秋韵和烧韵不分。虽然4个片的音韵存在一定差别,但相互之间仍可以通话。 福清话不论是音韵还是词汇文法,它在福州系的语言中都是独树一帜的,与福州市区的福州话截然有别。因此福清话现在已引起学者们的重视,将之作为研究对象。1993年,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冯爱珍女士特地在福清蹲点5年进行实地研究,写成洋洋洒洒的35万字专著《福清方言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北京电影学院拍摄了18分钟的短片《茉莉花海湾》,演员对白均以福清话为主,是一部少见的福清话影片。 福清本土民间文艺工作者和民俗专家也对福清话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其作品主要有:1990年由县民间文艺家协会编著的《中国民间谚语·福清卷》、《中国民间谚语·福清卷》;2004年由新加坡福清会馆委托市文体局拍摄的电视教育片《学讲福清话》(共12课),还制作光碟出版发行。随后,市侨办组织人马编写了福清话启蒙读本《福清话入门》;2004年,林秋明编著了《福清俗语》(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年,陈则东编著了《福清方言词典》(香港中华金孔雀出版集团);2007年,郑卫建、陈则东编著了《福清方言熟语》(香港中华金孔雀出版集团);2010年元旦,为普及福清话,福清电视台开播《讲世事》栏目,将充满“虾油味”的福清话移植到电视上。遗憾的是,由于受到各方面局限,主持人讲的福清话并不地道,存在文白夹杂的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