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工正在作业 关注理由: 10月17日开始,本报接连报道了多个“吸尘”职业群体的生存状态,引起了众多市民的关注。昨日,还有一家生产防护用品的企业打进本报热线,表示愿意捐赠一些高质量的防尘口罩给这些“马路天使”。 昨日,记者走访了闽侯上街镇建平木雕村,这里聚集着数千名木工、油漆工,他们长期工作不戴口罩,患鼻炎、支气管炎的工人不在少数。 针对特殊工种遭受粉尘污染,一些工种职业病高发,是否有药可医 本报驻台记者昨天走访台北相关部门,了解台湾是如何破解这一难题的。 “我们这是拿健康换钱” 昨日,记者来到建平木雕村采访调查,刚刚拐进乌龙江大道建平村段,就能闻到一股木头和油漆混杂的味道。记者粗略计算了一下,沿着街道两侧可以看到的木雕店就有100多家,很多木雕店是前店后厂,现场加工销售。 记者随机走进路边的一家木雕店,刚走进店里就感觉到一阵粉尘扑面而来,店面后面几名工人头上沾满粉尘,正拿着砂轮机为木雕制品抛光,粉尘弥漫了整个空间。在作坊的另一侧,两名工人正在为一些木雕制品喷上油漆,记者还没走近,就被油漆刺鼻的气味呛得直咳嗽,眼睛也被刺激得直冒眼泪。 “灰尘吸多了对身体肯定不好,可是没办法。”正在打坯的陈师傅说,这是个力气活,干起活来全身都在冒汗,口罩戴几分钟就湿透了,大家都嫌麻烦,干脆不戴。 “工人患鼻炎、咳嗽是常有的事儿,尤其是工龄长的师傅。”在建平村做了10多年木雕的张师傅告诉记者,现在他们只能尽量多吃一点去灰尘的菜。 “即使戴着防毒面具,喷漆味道还是让人受不了。”在作坊角落里的小林是古田人,在建平村做油漆已经3年多了,他说,在工忙季节,他一天要工作10多个小时,眼睛被熏得都有些睁不开了,但还是不断赶工。小林说,他也知道喷漆的工作是拿健康换钱,但没办法,他承担着养家的重担。 临时工流动大存监管空白 按《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对有可能患职业病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用人单位应该提供防护用具。但据建平村一名村干部说,建平村约有100多家木雕工厂,而从业的工人大多数是流动性的,至少有数千人,作坊和工人之间没有签订劳动合同,而且工人都是打零工,今天这里干,明天换一家干,有关部门很难对他们进行职业病防治的宣传和监管。 记者走访了位于建平村的一家卫生所,卫生所的工作人员介绍,几乎每天都有10多个工人到这里看病,所患的病症多为过敏性鼻炎、支气管炎、咽炎等。据介绍,工人们患了这些病,主要就是由油漆、灰尘、木屑引起的,虽然他都有向来看病的工人宣传防尘知识,要求他们在工作时佩戴口罩,但工人健康意识很薄弱,都不愿意戴口罩。此外,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建平村的作坊大多数比较简陋,吸尘、排尘、过滤和通风设备都不达标。 □相关链接 33岁木雕工患肺癌坚持一年后走了 2010年8月6日,本报刊发的一则报道,可能很多福州市民还记忆犹新。小伙严纪锋是江西上饶人,1998年就来到福州、莆田一带的木雕厂打工,经过自己十几年的努力,练就了一手好手艺,但在2010年患上了肺癌,在被查出时,已是肺癌晚期。 医生说,最多只能活半年,小严在坚持了一年后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