忒有料

周星驰是否被大家过度神化了?

  本人也算是周星驰的粉丝,以前也看过周的很多电影。无论是《西游降魔篇》还是《美人鱼》,总是有些人可以针对这些作品做出异常深刻的分析,不免有些过度解读的嫌疑。所以周星驰是否被大家过度神化了?

  问:周星驰是否被大家过度神化了?

  观点1:我不觉得周星驰是被过度神话了,如果神话,也只是在所谓的星迷眼中,主流的电影奖项还是缺乏对周星驰的认可。前段时间写了一篇关于周星驰的文章,探讨了周星驰为何会在大话西游结尾加上那句像狗的台词,或许这篇文章可以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周星驰这个人。

  观点2:首先我要得罪你们一下,我觉得大陆这些研究周星驰的文章一直有个很不好的情况,就是上来就开始单谈他作品如何如何理解,这是很难立脚的。一个人的品牌啊,当然要靠作品说话,但也要考虑历史进程。周星驰的作品,无论是他作为演员还是导演,都非常的“简单”,可能你觉得总有种“屌丝逆袭”的感觉在里面,但是周星驰没有在任何作品(尤其是被提及最多的《喜剧之王》)里明确为“小人物”阶层立一个flag,我的意思是说——我看到的《喜剧之王》、《破坏之王》、《食神》、《武状元苏乞儿》等,最多就是影像化他自己、或者片中主角的个人历程,而远没到推己及人说教的地步。因为“逆袭”只是故事的套路之一,事实证明也特别适合观众思维发散,而周星驰,是讲这种逆袭套路的高手,在这个可能是他比较偏爱的套路里,他是非常有才华的。

  其次,我们通过周星驰现有的作品,找不到他明显的社会立场,一个不刻意凸显社会立场的创作者简直是最棒的了,不是因为他可以自由表达,而是他不会利用自己的立场去招揽同立场的观众。这个非常重要,你可以清晰的察觉,周星驰作为一个个人,没有从小人物翻身变成中产后那种价值观明显的转变,也没有腰缠万贯后为实现自我兴趣而做什么“艺术追求”。有人会说《美人鱼》和《西游降魔》是他后期为实现自我兴趣做出的艺术追求云云,我以为,这个真的没啥……他后来在大陆拍的电影屈指可数,基本可以排除对他整个职业生涯的影响,再者大陆的任何电影,不仅是周星驰,也无论追求的啥,要“洗钱”都是在法律条文下以某种有头有脸的方式,这个有点影响,但不大,就不展开讲了…)总之,大陆电影的玩法跟香港比起来是另一个情况。

  然后,刚才开玩笑说到的那个“历史的进程”,其实就是说,如果要研究香港走出来的那批导演及其作品,无论研究对象是谁,都要去简单的理解一下他们所处过的那个大环境,也就是香港90年代左右电影圈大概是个什么状态。这个理解,在”如何看待周星驰“这种问题上所起的作用,比直接谈他作品怎么理解,是事倍功半的。电影发展到一定阶段,跟商业结合会越来越紧密,鱼龙混杂,大家进来的目的也不同,香港特殊的环境(有中国文化在但属英体制)、以及那时候耀眼的经济地位(亚洲几小龙来着),决定了那段时期,他们整个电影行业最大属性,是流水线上的一种快消品输出,其次才是作为原始属性的艺术品而存在。周星驰毫无例外,但是他个人有追求,对自己严苛,表演和导演上又能集百家之长,这些都是一个创作者最基本的素养。

  观点3:《美人鱼》上演的时候,很多星迷都说:“还星爷一张门票”。其实还的是我们年轻的一份回忆。

  周星驰的特色“星爷喜剧”,其中一定有笑,高不高估 ,对于广大的普通人来说,做到一定的客观就好,述诉自己对电影的感觉,做到有自己的特色就好。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把称,去衡量身边的事情。包括周星驰的电影,一百个人眼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所以无论我们怎么说是否过度神化,观影者自己心中的那把称去侧重衡量哪一边才是最重要的。

  周星驰被大陆80、90后的影迷疯狂追捧。那时候周星驰的无厘头风格电影在90年代风靡内地,很多80、90后的童年都伴随着周星驰的电影长大。所以大多数此事一个青春的回忆。

  观点4:神话不神话有时候不单单是一个人一种片面的想法。你可以从各种角度去理解,有人看到的是电影中的自己,尹天仇等小人物不容易的创业史。有人看到的是周星驰的魅力,有人则偏爱他的搞笑,有人又能深读他片子里的不甘与寂寞。然而一个好的演员已经根深蒂固的他,偏偏又在导演上很多人的质疑,说演员的他可以封神,导演的他还没入门什么的,指美人鱼等是烂片,那先不提作为爸爸的我看了长江一号以后得感想,就说下梁家辉的理解吧,梁家辉在采访中说到,他带着他的八十老母去看美人鱼,看完后,问他母亲好看吗,他母亲说依然搞笑,这里可以解读为他母亲经常看周氏喜剧。说完去卫生间了,然后出来以后问家辉,我们人类是不是对海洋破坏太大了。就这一句,这个片子就可以定格为好片。他让人笑过后知道自己看了什么,甚至能唤起人类的善性。好多网友也都说带着小朋友去看的,看完以后小孩都会哭这说人类好残忍。就这么简单的一种表白,一种演绎。我觉得周星驰的导演未必输给他的演员。所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并不夸张!

  观点5:周星驰,我唯一喜欢和敬佩的影星,他的每部电影我都看过无数次,每次看都有或多或少不同的感觉,每次看都还会笑,把小人物饰演得玲离尽致,可以说那就是生活,入木三分,但通过无厘头的形式表达出来又是另外一种感觉,我一开始看他的电影是不懂事的年纪,觉得真的好搞笑,懂时候再把这些电影再看一遍又觉得些许心酸和别样的感触,我知道有人黑他,有人说他各种不好,而我们都没经历别人的人生又有什么资格去评价他,至少我们在电影里看到他是完美的.怪才星爷;每部电影都有内涵,能看懂的,都感觉欠他一张电影票。

  观点6:其实,不是过渡神话,而是大家对他的尊重而已。毕竟,我们这一代人,小时候是看着盗版碟片长大的,而在现在这个时候,有钱可以看电影了,又没有了星爷的电影,或者说很少。所以,大家会有所期待。

  但是,平心而论,今年的美人鱼虽然票房最高,但是,个人觉得已经远远不及当年那些没有多大票房的电影了。比如,我自己很喜欢看的《逃学威龙》系列,《唐伯虎点秋香》,《赌侠》等等,也就是80年代和90年代的电影,又是国语配音的那几部。如果你细细看,会发现,其实那个时候的台词,正是现在流行的一些网络用语,具体哪几个我忘记了,当时看的时候有的。

  所以,现在支持星爷,纯粹是为了情怀,本身电影就没有星爷在演,已经是没什么看头了。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星爷的无厘头搞笑,在这些演员上,还是得到了延续,也就是说,这个时候的其他电影,或者是之前的搞笑类电影,也远远达不到星爷的水平。只有星爷的搞笑电影,还有那么一些自然的搞笑,而不是人为的搞笑。

  观点7:我想说明,第一、周星驰没有被过度神话,他还没有到达成神的巅峰!真正成神应该再他离世之后。第二、网络上有很多说欠星爷一张电影票,这里面有真实的反应,也有水军的推动。美人鱼的成功说明星爷的群众基础足够好,先不说电影好不好,因为周星驰三个字走进电影院的人就不少,周星驰就是最大的票房号召。第三、美人鱼再不好,比起同档期的澳门风云和郭腐沉的三打白骨精,要诚意得多。澳门风云虽然烂,但我无所谓,就好像当年王晶的片子,起码能看。而三打白骨精就是一部让我觉得恶心的片子,再春节这个档期,又有足够拍片,取得好成绩一点都不奇怪。

  之所以星爷被骂,我认为一、刚开始网友的欠星爷一张电影票,被过度开发引起一部分人的反感。二、爱之深,責之切。当年星爷带给我们那个年代的人的快乐印记太深刻了。在那个娱乐匮乏的年代,我们受到的影响很大,我举个例子,上世纪90年代,我小姨去北京吃了全聚德烤鸭,当时觉得太好吃了,心里一直挂念着。前两年,去了北京,又吃了烤鸭,却吃不出当初的味道了。没有期望就没有失望。我看美人鱼是在很多人的抱怨后去看的,因为以为很一般,所以看完后反而觉得还不错。三、星爷被骂,不乏羡慕嫉妒恨的人或者想踩着星爷上位,骂星爷博出位的人,这部分就不想多说。

  观点8:在武侠的世界里,他是超越武功的情圣;在喧闹的尘世中,他淡看春花秋月。

  周星驰是华语电影在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的一个传奇人物。他是从小怀着梦想,一直孜孜以求,永不言败,取得了公认的巨大成就,赢得了身前身后名,也埋下了日后毁誉参半的伏笔。

  早期周星驰的电影,“小人物”励志故事一直是主流,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起到了积极的正面影响,用现在时髦话来说,就是屌丝逆袭故事,迎合了改革开放初期及新世纪的社会思潮,对于社会大众,特别是社会底层的影响极其深远,“正能量”、“无厘头”、“感情”等元素,在周氏电影中得到全新的诠释和展现。可以说,周星驰丰富了华语喜剧电影内涵和外延,并用一个又一个超高票房和无可比拟的票房号召力奠定了他在中国电影的地位,并相当程度使得中国电影和中国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如功夫等,得到世界主流舆论的肯定和关注,这一点,星爷值得我们尊敬!

  观点9:并没有过度神化。周星驰为了电影付出了自己年轻的一生。他付出了比别人百倍的努力。拍出来的经典电影意义非凡,带给了我们很多的快乐。吃别人不能吃的苦,付出了比平常人付出的百倍的努力。把简单的艺术夸大到极致,研究人的心思极其细腻。创造的成就也很巨大,值得我们尊敬。

分享
发评论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热门阅读

Copyright 2018 52FuQing.com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