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上经常报道家庭暴力事件,我经常很好奇,为什么这些被打的女人不会选择离开家庭呢,比如离婚,或者逃离回娘家? 问:家暴的受害者们为什么不选择离开呢?
观点1: 1,面对丈夫的恐吓,威胁,这是一种很常见的家暴方式,不局限于言语的威胁,常见的其他形式还包括眼神、动作、手势、砸东西、毁坏受害者的物品、展示武器。 这些行为的目的就是让受害者感觉到害怕。这一般是家庭暴力开始的预兆和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受害者一般不敢也不愿意告诉别人,一是大多数人不会认为这已经进入了家庭暴力的范畴,二是大多数受害者此时依然认为这只是两个人之间的矛盾,可以调和和解决。更是不愿意让自己的父母知道,不想他们担心。毕竟当初的择偶是自己选择的 2,精神虐待,这种暴力的形式关键是让不断告诉受害者她(他)没有任何价值,除了这个家以外没有人会容忍她,包括让她觉得发生在家里的事情是自己的错、通过骂脏话和羞辱她来降低她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不断告诉她她不是一个正常人,别人都觉得她疯了,告诉她没有他照顾她养她别人都看不起她、她在这个社会中也根本活不下去。 当一个你曾经深爱并非常信任的人开始不断告诉你这些都是你的错的时候,受害者很难把自己抽离出来并问一句“他说的是真的吗?” 然后就陷入了自责自怨自我贬低的过程中,认为只要自己做的很好一些,就可以得到施暴者的赞赏,然后他就不会再继续羞辱责备她了。愿能得到施虐者的原谅~ 3,受害者没有朋友,孤立。受害者很少和亲人、朋友或同事(如果她们还有工作的话)联系,更不会向别人寻求帮助。孤立典型的开始就是他表现得占有欲很强,不喜欢受害者与任何人联系。这一暴力形式一般都是循序渐进的发展,从一开始不喜欢她与陌生男人说话,发展到不喜欢她和朋友们出去玩,最后发展到甚至不准她与她的父母亲人说太多。受害者开始时还会认为这是因为他太爱她所致,直到深陷暴力时才意识到,她被孤立是斩断了她向外界求助的最后一道绳索。所以受害者不会离开。 4,利用孩子,受害者很多时候不离开或者离不开都是因为考虑孩子。当家庭中男性在经济上占绝对的主导地位时,他的“你离开我,我就让你再也见不到孩子”的威胁是很有分量的。 5,经济不独立,女的常年在家带娃,那有时间去上班,所以经济也是一方面不愿离开的理由。 6,还有家里的一些因素,离婚了,离开了丈夫,都会被人唾骂,说不要脸之类~总会责骂女的,而不是骂施暴者。这是社会舆论演变成的。 因此,1,最好的保护是不让家暴发展到自己丧失理性报复对方的地方,这就需要那些在体质上弱势遭受家暴的女性,发挥机智,以柔克刚,经营好婚姻家庭,避免家暴和悲剧的发生。 2,当女性朋友被受家暴时,可以告诉妇联,用家暴保护法来维护自己的人生安全~回答的有点简单。 观点2:真正的原因是,施暴男多残忍,会逼迫威胁女方就范,即使女方想离,男方不给孩子,或不给生活费,很简单,家暴男就是一暴君统治着女人的一生。真的,你们别不信,试问如果女人能带着孩子离婚还收取抚养费,谁还会整天生活在危险中?希望法律能为受害女们保驾护航,让她们脱离苦海,她们与暴男单打独斗真的力不从心。————一位受暴女的内心呐喊。 观点3:因为那时候受害者都还没有养活自己的能力 这种情况通常被家暴的都是小朋友 夫妻之间家暴 不离去 有孩子的通常是为了孩子 没孩子的通常是父母之间 邻居之间 亲友之间的压力 还有就是还很喜欢他。 观点4:记住一句话: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要么就是有自行惭愧的把柄存在。 每个人都有秘密,每个人不是天生的施暴者。 只是你没有被各种因素逼迫到那种地步而已。 观点5:我不是家暴的受害者,但是我觉得这个问题下的回答以及回复很多头太可怕了。 虽说人们意识到这件事情的严重性,也支持受害者的逃离,但是!他们很多人还是认为让孩子失去完整的家的人,是受害者——多数为女性。 他们依然认为,是受害者(女性)让自己的孩子跳入到这黑暗的深渊里的。很多人依然在谴责这些出逃的、受到迫害的母亲,谴责她们没有尽到一个做母亲的责任。 究竟是谁剥夺了一个人,一个女人做母亲的权利?是施暴者。 究竟是谁剥夺了无辜孩子一个完整的家?是施暴者。 究竟是谁让一个家庭支离破碎让每个人的心里留下阴影?是施暴者。 而受害者,对这件事情没有任何责任。 怎么就是有人,很多人搞不清楚问题呢?知不知道这种谴责对于受害者是二次伤害? 作者:古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