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物理因素致残中要包括光学致盲、声学致残、电学致残、热学致残和低气压致残等几个方面,致残的原因和预防的方法如下: (1) 光学致盲 激光具有强大的能量,可对眼睛的角膜、晶状体和视网膜构成损伤,严重的可因视网膜损伤而致盲。激光致盲主要发生于从事激光工作技术人员中以及户外应用激光时(如激光测距、激光测准、激光切割或激光焊接作业等)造成的激光污染。预防的方法是做好相关防护工作。在激光工作区应划定一定的范围,设置醒目的标识,认真做好警卫工作,防止居民误入受损;强调激光工作人员佩带专用防护用品,同时要防止激光的泄露。 红外线为热射线,作用于生物组织会产生热效应。红外线作用于眼睛,可导致白内障、视网膜灼伤(即日蚀盲)。红外线致残预防的方法,一是在太阳直射的地面、沙地、高原雪地的逗留者以及各种高温和露天作业的工作人员,均应佩带防护眼镜,二是采用隔绝设备将红外线源密闭、隔离起来。 (2) 声学致残因素 声学致残因素包括噪声、爆炸声及冲击波、次声等,造成听力损失和耳聋,同时还会引起噪声烦恼症,使精神活动受到障碍,成为酿成竟外伤害的危险因素。声学致残因素在自然界较少,绝大多数产生于生产活动与社会活动中。噪声控制的主要措施是,有关的生产部门和执法及监督管理部门,要严格执行我国(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有关工作人员应佩带安全防护用品。 (3)电学致残因素 包括雷电致残和高压电致残。雷电致残主要是雷电击中人体后造成耳鼓膜破裂、爆震性耳聋、白内障、视神经及视觉中枢损伤性失明、肢体瘫痪、肢体坏死等。预防雷电致残的措施,一是要增强公众防范意识,在户外活动特别是在旷野平地活动时,遇到雷雨则应迅速躲避到附近高大、突出物体旁边,距离荫蔽物体的2倍高度远,达到以高物体蔽护人体的目的。二是雷雨时不要靠近打开的门窗和金属管道,及时拔掉电器用具的插头,不使用电器,也不要打电话。三是在高大建筑物、烟囱、电杆、铁塔上安装避雷装置。 高压电致残是指因各种高压触电事故而遭电击致残,主要造成肢体坏死。预防的措施,一是加强安全作业教育。二是将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并及时对伤员施行救冶。 (4)热学致残因素 热学致残因素包括冻伤和烧烫伤致残两类。冻伤属冷伤之一,是寒冷及其诱因引起的身体局部的病症。严重的冻伤会毁坏肢体的远端而造成残疾。冻伤致残主要发生在灾害性高山雪崩,突然降临的暴风雪以及在高寒地区作业来不及防寒的人员。预防冻伤致残的措施,一是在寒冷地区工作的人员要佩戴御寒装置,使用防寒设备。二是暴风雪袭来时,现场人员要迅速就地寻找掩蔽处所,防止急骤散热。三是对获救的人员要及时运送到安全地点进行治疗 严重的烧伤可导致多方面的残疾,预防措施,一是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公众安全防火意识以及自救互救知识。二是安全生产,科学管理,消除火灾隐患。三是发生烧伤后,对伤员的处理要及时、正确,避免或减轻残疾。 (5)低气压致残危险 低气压是指大气压力下降到使人体产生低氧血症及其他生理应激反应的气压水平,一般讲,海拔1000米以上的大气压力即属低气压。低气压可以导致高原病,其中高原性脑水肿、高原性肺水肿和高原性心脏病等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损伤。较为严重的使脑、心功能衰竭,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下降。 低气压致残危险的预防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预防高原病的发生,即平原地区人员进入高海拔地带,或高原地人员进入更高海拔地带,应做体格检查,对高原病易感体质因素者不宜进入高海拔地带;准备进入高海拔地带的人员,也应进行必要的适应性训练。二是预防病情的恶化,即已经发生高原反应时,要及时抢救和治疗,促进恢复。 怎样预防地质化学因素致残? 在地球的局部地区存在着某种化学元素的超常量分布,造成土壤和水中该元意的含量过高或缺乏。由此使得人体通过食物链摄取的元素过量或不足,对健康产生影响,导致疾病.有些疾病严重的可以致残,最常见的有碘缺乏病、大骨节病、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砷中毒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