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溪镇是福清五个古镇之一,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前不久,渔溪镇新成立了“定山书画院”,这一传承历史文化绽放的奇葩,很快就被省市各级媒体广为报道。“定山书画院”面积达800平方米,偌大的场所中,悬挂着100多幅画作,题材都是是本土的、民间的、接地气的作品,作者分别是“泥腿子”、民间艺人、教师、退休人员。而画作的装裱者,却是同一个人,他就是来自南平的年轻的“老师傅”——林泰。 入对行 林泰今年只有30岁,却在字画装裱行业有着近10年的从业经验。2003年,16岁的林泰和许多刚走出校门的青年一样,到了福清一家电子厂打工。但不甘平凡的林泰在打工的过程中就有自己的“想法”。他发现,那时福清很流行手工刺绣,这种刺绣完成后需要装裱成框,而福清的装裱店极少,往往要送到福州装裱,既浪费时间,还增加费用。 于是,林泰毅然辞去工作,用一个月的时间到福州的工厂去学习装裱刺绣。2005年,学有所成的林泰,在龙田镇开了一家相框行。由于收费合理,做工精细,相框行的生意蒸蒸日上。这期间,他涉猎的不仅有相片的装裱刺绣,还有书法字画。当时,相片油画的装裱他都能胜任,唯独字画的装裱,确实不能无师自通,他经常要送到福州他的老师那里去装裱。 通过观察,林泰发现,传统字画手工装裱的工艺十分复杂,要做精的话很不容易,一幅字画要经过托底、上墙、镶边等好几道工序,而一个大工序,又有好多小工序。于是,林泰就招了两个学徒,自己放下手头上的活,走上了学习字画装裱的道路。 2007年,是林泰进入装裱界的转折点。他的装裱店,已经能正式自己装裱字画了。在这期间,他凭借精湛的装裱手艺和谦逊的态度,以及实惠的价格,和许多文人墨客结成了好朋友。慢慢的,林泰觉得装裱字画才是他真正的爱好。于是,2010年,他把相框店转让给了自己的两个学徒,到渔溪镇成立了专业的字画销售和装裱为一体的小画廊。随后的机缘巧合,林泰加入渔溪当地颇为有名的福清侨声画院,专业负责书画家们的字画装裱。 守诚信 在装裱界,早期的装裱师傅为了节约成本,往往只在镜框的后面简单用了一层KT板衬托,再用透明胶四周密封了事。殊不知,一但时间长了,画面常常会出现水波纹和凹凸不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林泰专门到福州请教师傅“破题”。后来,林泰就在师傅指点下,在装裱的成品后面加固了一层“龙骨架”,虽然增加了一些成本,却使整个作品更加牢固,平整,防潮,保存时间更耐久。 林泰深知,一幅好的书画作品,要经过精装细裱之后,才能将作品的价值衬托出来。可是福清沿海的气候特点,却常常“捉弄”装裱人。一到梅雨季节,对已经装裱的画作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有一次,在融籍香港著名画家杨前华家,林泰发现了几幅作品被放在角落。老杨开玩笑地说,那已是30多年前的作品了,破损得太厉害,被判“死刑”了。林泰观察了一下作品说,让我带回去试试吧!一个月后,当林泰带着这批修复一新的作品出现在杨前华面前的时候,这位70多岁见多识广的老画家给不由得竖起大拇指称赞。 平时,林泰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泡在书画界朋友的书房里,与他们交流,观看书画的创作过程,由此更加深知每幅作品创作的艰辛。所以,林泰对每一件经手的作品,都是细心呵护,量体裁衣配以不同的装饰,每道工序都不能落下。偶尔出现不满意的效果,他一定要返工重做。林泰说:“自己这关都过不了,怎么能展示给客户。” 林泰告诉记者,自从做装裱行业后,他就好像得了“字画洁癖”。有一次,在书画爱好者杨兆明家喝茶,看到了他墙上的几幅书画作品,有的起了霉点,有的出现裂纹,有的搭配普通的花边框,他就觉得“不顺眼”,就和老杨分析字画的保养、边框的搭配等细节,并且建议老杨重新装裱这几幅画。老杨说,这几幅都是朋友装裱好送给他的,所以不愿意再去浪费装裱这个钱了。回家之后,林泰坐不住了。这几幅作品如果任由霉点和裂纹扩大下去,不仅影响画的观赏性,还对作品的寿命大打折扣。于是,林泰说服老杨,亲自为他的这几幅作品免费“换装”。林泰说,这样的“亏本生意”看起来吃亏,实际上好处多着呢,第一保护了作品,第二展示了做工,第三赢得了信任,而最重要的是,结交了朋友! 名声在外的林泰,2016年初就被渔溪镇的“定山书画院”聘为装裱专业人才。很多与林泰交往多年的书画界朋友都感慨说,字画装裱找林泰就对了,不仅技艺精湛,而且收费合理,讲信用,合作几年了,从没出现过任何问题。这种认知,正是林泰瞄准商机赢得市场的“杀手锏”。譬如,有些客户不懂画框的材料材质,作为装裱师傅,林泰并不是唯利是图去“蒙混过关”,他会向客户一 一解释,为客户、书画家们选择最经济实惠性价比高的材料。久而久之,口碑的力量显示出来,现在很多江阴、龙田、新厝镇等书画爱好者,都喜欢把字画送到渔溪“定山书画院”来装裱,他们相信,定山书画院装裱出来的字画,值得信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