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可以看到许多地方表决一件事情的时候都会用少数服从多数这种方式,可是这样是否是对那少数人的不公平呢? 问:“少数服从多数”这是否是一种不公平?
观点1:这个问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有句话说:真理常常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大多数人有时候恰恰是盲从的。 从这个角度说,让少数掌握真理的人去服从大多数盲从的人就是一种不公平。 而且,大家都知道,目前有钱有权势的人,又能够操纵媒体,掌握绝对的话语权 这样他们能够影响的大众就绝对多 舆论也好,大众媒体也好,一旦被人为操纵,就不再有公平之说。 大多数人一旦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被公众媒体操纵后,就没有真理的存在空间了 反而少数人,那些看起来与大众观点相左的,恰恰是非常稀有的 看过一部电影,里面提到一个“第十人法则”,所谓第十人法则就是,任何一个提议,哪怕十个人有九个个人同意, 但是第十个人保持不同观点,就必须尊重这第十个人的观点 我想,至于“少数人服从多数人”的法则是不是也要充分考虑哪些少数人的意见呢 而不是完全放弃。 观点2: 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对一件事情的看法可能完全不同,甚至完全可能相反。面对完全相反的意见如何取舍?民主集中制发挥作用了,具体就体现在表决上上的“少数服从多数”。 二、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世界上也没有绝对的公平。如果是少数服从多数是对少数人的不公平,按照这个逻辑,那么试想,假如改成“多数服从少数”,岂不是对多数人的不公平? 三、我们是该让多数人享受公平呢?还是让少数人享受公平呢?这是个问题。相信任何人都能解答。 观点3:少数服从多数即为民主,苏格拉底之死就是死于民主,因此有人称此种现象为民主暴政。电影《少数派报告》讲述的故事中也有民主与自由的冲突,真相被少数人掌握之后该怎样让多数人认同,这是个大问题。 民主与自由是相对的概念。民主用于决策,自由用于保护异端。如伏尔泰所说: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自由意味着宽容。 需要注意的是,当自由存在的时候,民主的内容也会变化,少数派有可能演变为多数派。假如少数人并不是掌握了真理,而是别有居心,比如山达基,他们很可能会利用自由的空间骗取很多人的信仰,进而在形成一定势力后向政府施压。 少数服从多数的制度虽然不够完美,但结合自由的制度后就很少造成大的损失和失误。唯一的问题是,自由的度该如何把握。 观点4:对于这个问题,小编曾经听过一个定律,叫:阿罗不可能性定理 阿罗不可能性定理是指,如果众多的社会成员具有不同的偏好,而社会又有多种备选方案,那么在民主的制度下不可能得到令所有人都满意的结果,定理由197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J•阿罗提出。 假如有一个非常民主的群体,或者说是一个希望在民主基础上做出自己的所有决策的社会,对它来说,群体中每一个成员的要求都是同等重要的。一般来说,对于最应该做的事情,群体的每一个成员都有自己的偏好。为了决策,就要建立一个公正而一致的程序,能把个体的偏好结合起来,达成某种共识。这就要进一步假设群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够按自己的偏好对所需要的各种选择进行排序,对所有这些排序的汇聚就是群体的排序。 阿罗不可能定律是肯尼思•J•阿罗在1951年出版的《社会选择与个人价值》一书中提出的一个经济学理论。他的论断是由数学运算来推理的:如果有两个以上偏好不同的人来进行选择,而被选择的决策也刚好超过两个,那么就不可能做出大多数人都感到满意的决定。 阿罗刚开始的设想是:人类不同背景下的经济行为,都是在有限的几个方案中做出的明智选择。比方说,家庭要从不同的商品组合中做出选择,企业要从不同的生产方式中做出选择。换句话说就是把不同的选择方案进行比较,排列先后顺序,然后从中选择最好的方案。我们来看一个案例,可以对阿罗不可能定律有个立体的思维。 公司有三个员工准备下班后一起去餐厅吃午餐,而公司周围有西餐厅、中餐厅和日本餐厅。这三个人的口味完全不同,小王喜欢日餐,然后是中国饮食,最不爱吃的就是西餐;小武喜欢的品味分别是中餐、日餐、西餐;小樱喜欢的品味排列是西餐、中餐、日餐。三个不同品味的人怎么选择吃饭的类型呢? 因为意见很不一致,所以他们决定举手表决,先在西餐和中餐中确定一个胜利者,再在西餐和日餐中找一决胜者。如果大家都根据真实情况选择,中餐将获胜,日餐惨败。但是如果小王不按真实的想法投票,就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小王知道其他两个人的口味,而且他希望结果让自己满意,于是第一轮就投给了西餐;第二轮,日餐胜了中餐。于是小王就达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但是这个结果不符合三个人的共同利益,他们失去了选择大家都认可的餐饮类别的机会。 这个小故事就是生动的阿罗不可能定律,它说明一个问题:因为投票者的私心,在什么样的约束下,这个选举结果都会出现不公平的现象。在上面的例子里,小王如愿以偿吃到了日餐,但是日餐并不是所有人都想吃的。 有句话说:“人是不可靠的”,在阿罗不可能定律中对它有了一个新的解释。在“少数服从多数”的决策过程中,决策以一种大家一起同意的程序——民主表决来综合大家的意见,从而使组织的运行效率提高,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反应速度也加快。它的优点是很明显的,俗话说的“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就是这个道理,整个决策过程可以提供很完善的信息和知识以及丰富的经验和观点,并且保证了决策结果的合理性。 可是它的缺陷也很明显,如在上面三个人吃饭的故事里,投票制度被有些人利用了以后,会变成一些人利己的工具,而没有做到决策的真正民主。 所以,在团体决策中,为了更好地发挥群体决策的优势,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采用什么样的决策方式,是用“少数服从多数”,还是采用其它群体决策的办法。 经过讨论还是没有让所有人都觉得可行的计划,那么决策者宁可先把这个事情搁置一段时间,也不要盲目作决定,直到商议妥当以后再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