忒有料

猫眼电影的专业评分为何最终会变成鸡肋

文/马庆云

应邀回到对猫眼电影的“专业评分”的个人看法。猫眼电影购票平台上线了一个专业影评人打分的板块,好像是有六十几位同仁可以参与打分。网友私信让我谈谈个人看法。这是一个得罪人的事情,尤其得罪六十几位同仁,其中好多位还是朋友,若是有一定程度的伤害,还望诸位好友自己忍一忍。

猫眼电影的专业评分为何最终会变成鸡肋

猫眼电影对这个专业评分系统好像很傲娇,说入选的条件很高,必须在专业的电影媒体工作过几年或者自带粉丝五十万起等等。言外之意,就是这个系统的打分人员很专业,高大上。邀请进去的六十几位同仁,倒是很少有发声的,大伙都很低调,或许,大伙都很清楚,自己是被请去贴门面的。

猫眼电影做这个系统,表面的意思,当然是想体现自己专业评分系统的权威性,用权威去体现真实度,从而制造可信度。用专业评分制造可信度,本身就十分矛盾。六十几位同仁这边,本身自己就是电影行工作,或者自身的收入有一部分就是来自片方的,如何才能保障言语的独立性呢?全凭自觉吗?显然,大家湿身的机会比普通影迷更多。

影评人普遍忌讳收费写评论这个说法,但是,大伙实际上没有几个没收过费用的。某杭州的方姓影评人曾被我在群内公开表扬,收费较其他同仁高,但他誓死不承认,还说我诋毁他,害得我只得去找片方工作人员给他打款的截图证据了。影评人这种收费不敢说的毛病不好,实际上,大伙都收钱,离行业越近,收的越积极。我也在列,这个没什么不能说的。

猫眼电影的专业评分为何最终会变成鸡肋

做电影工作,离制片方、发行方越近,最后写影评越是一种人情世故了。即使有几位“洁身自好”的,只要你有舆论价值,肯定可以让公关的妹子们贡献了。因此,我一直说,专业评分速来不可靠,打上专业的头衔,不过是提一下公关价码罢了。比如 ,我就经常给自己带着专业影评人的帽子,抬高自己价码罢了。

然后,就是影迷观影能否依靠评分做判断的问题。给电影打分,实际上是个非常慵懒的评断电影好坏的办法。这跟给作文打分给成绩一样。电影的好坏,标准很多,众多人打分然后求取平均数,倒是有趣,可总是更大化的接近社会认知心态,而非个人对这部电影的认知心态。这种打分,会造成很大的从众心态。从众,是丧失自我认知的开始。

猫眼电影过分宣传专业评分系统的话,就有给影迷洗脑的味道了。若平台真心想为影迷着想,让影迷看到自己喜欢的电影,不应该把影迷往过分依靠专业评分上培养。忽略评分,看各位影评人的论述过程,这样才能学会分辨电影质量高低的能力。要自身培养这种能力,而不是盲从打分,觉得大众打分不好,就搞什么所谓的专业打分。

电影评论,就像一个论证过程,电影如何如何,是影评人的论点,而找材料进行观点认证,这些材料则是议论文中的论据,如何去用论据证明论点,就是论证的能力问题了。电影评论,并非什么多专业的东西,每个影迷都应该试着提出自己的论点,并学着去论证自己的观点。我们这些所谓的专业影评人,应该培养影迷的,就是走上自我论述的道路。

猫眼电影的专业评分为何最终会变成鸡肋

我一直给我的读者开玩笑说,我的影评观点,一个字都不用信,我这么说,就造成我的文章没有价值了吗?实际不然,文章正是一个论证论点的过程,这个过程,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影迷读文章,不盲从观点,而是学方法论,然后,自己就有了辨别能力,就能自己判定片子该不该看了。

把判断能力教给影迷,而不是将这个东西伪装到一个专业评分里边来,才是最应该走的。所以,面对各种电影打分,影迷都可以傲娇的呵呵一笑,他们给满分,也丝毫不能减免我对这是烂片的信心,而即使大众都说这是烂片,咱依旧可以看出好来。有自己的判定,是值得骄傲的,而盲从打分,看着舆论脸色跟风说话,则是没脑子的。

从这些角度讲,我觉得猫眼的这个专业打分系统,挺没价值的,除了自我标榜之外,就是试图绑架影迷的观影诉求了。对影迷的建议,就是一句话,不搭理任何打分,学会自我辨别。

分享
发评论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热门阅读

Copyright 2018 52FuQing.com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