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总想回到从前是不是心理疾病?
观点1:感谢头条问答的邀请!个人觉得怀念过去是让我自己的心灵能暂时的放松,从现在的痛苦中解脱出来。我呢,生活经历坎坷,个人的精神历经痛苦(具体的内容就不说了) ,十岁之前是我这一辈子最幸福最快乐的时光,和我姥姥——那个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没有之一)一起度过的分分秒秒时时刻刻,所以当我难过悲伤的时候我就想想以前和她在一起的时候,虽说吃糠咽菜但是精神上是放松的,想到她在我住院快要死了的时候 ,只有她坚持的没有放弃我 ,为了给我陪床,把她抽了几十年的烟都戒了……现在,她虽说离开我好几十年了,但是我还是时常的梦到她,每每醒来,都是泪湿枕巾啊!我呢,并不觉得自己沉湎于过去有什么不好,虽然有人跟我说过“她对你再好,可毕竟人已经不在了,你应该允许别人靠近你关心你,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的拒人与千里之外”,我和我姥姥的感情不是你们常人所能理解的,我也不需要谁的理解,天下就没有感同身受这一说。我愿意想起她,想起和她一起度过的日子。可能是我的回复有些词不达意吧,可是我心里的话并不是用言语所能表达出来的。最后 ,谢谢头条问答的邀请,谢谢! 观点2:这要视情况而定:过度是一种心理疾病,适度是一种幸福。 悲观厌世,逃避现实。生活经历与这个物竞天择、竞争激烈的快节奏社会不能同步,使人身心疲惫不堪。高房价、高物价的压力;面对人情世故的迷茫;不习惯承担责任之重;对以往心存遗憾,对未来没有期待…… 追寻逝去的童年、逝去的青春只是一个自欺欺人的借口,归根结底是没有勇气接受未知的挑战,害怕直面未来。太多朋友一直生活在父母遮风避雨的羽翼下,没有亲身经历生活的艰辛。当你步入这个“多姿多彩”的社会,直面“油盐酱醋茶”时,受到一些挫折,面对一些困境后,逃避现实的心理随之而来。 人活着是一个不断修正自己的过程,修正言行举止,修正为人处世,修正人生观,修正世界观,修正价值观…… 路,就是生活;车,就是我们自己。我们只有不断调整手中的方向盘,利用好油门,利用好刹车,做好预判才能正常的安全的行驶在或颠簸或泥泞或平坦的道路上(我的比喻“老司机”都懂的)。 一根烟,一杯咖啡,慵懒的靠在阳台上,看夕阳西下,赏浓墨重彩的远山……适度的回忆一下初恋的味道,你在他乡还好吗?也是一种幸福。 观点3:总想回到从前,原因是现在不如从前。我们失去了从前,所以才觉得珍贵,值得留恋。拥有的时候,是不知道珍惜的,很多都是如此。人的追求是希望好的东西都拥有,怎么可能呢?美好的东西留在记忆里可能更有美感。曾经有一个抗战老兵,战后去了台湾,曾经和他青梅竹马,山盟海誓的女友却留在了大陆,50年他无时不刻的思念女友,曾经的音容笑貌,温情款款。虽然自己在台湾也有家室,妻子对他也很好,但他还是忘不了女友,多少年魂牵梦绕,为什么?因为他在妻子身上找不到他记忆中的东西,所以他向往。终于,他感觉自己来日无多的时候,他选择回到大陆要找到她的梦中情人。在媒体的帮助下,他实现了(只是在暗中看,没有打扰),但当他看到一个邋遢的老太太在大院里择菜时,所有的一切,灰飞烟灭,曾经想象的各种见面场景都只成了想象。老人挥了挥手,含着眼泪,回了台湾...... 观点4:少年人常思将来,老年人常思过往。都市的人情冷漠,社会的发展变幻,使人们的压力好大。于是以前埋在心里的美好时光,便时不时地涌上心头。物质的缺乏映射着邻居的温暖,缓慢的节奏伴随着从容的目光,我们可以谈诗歌,谈理想,谈未来。不为房子悲哀,不为生病发愁,不为教育作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