忒有料

怎么看待《湄公河行动》中童子军杀人情景?

  《湄公河行动》中的几个情节:童子军人肉炸弹、两个孩子玩俄罗斯轮盘赌、在百货商场射杀警察。这些血腥暴力情节是否适宜出现在全年龄向的作品中呢?

  问:怎么看待《湄公河行动》中童子军杀人情景?

  观点1:当年对越反击战的时候,猴子是无所不用其极。而且金三角以及周围三国的历史,经济,政治等诸多因素的存在,造成了此情况。第一眼看到电影中的小孩,第一反映是杀了他。有句话:拿起枪,意味着参与战争。

  观点2:是我我会这样做,我会对他扫一个弹夹,因为现行的日内瓦公约包括1949年8月12 日在日内瓦重新缔结的四部基本的国际人 道法,为国际法中的人道主义定下了标准 。它们主要有关战争受难者、战俘和战时 平民的待遇,而且电影中那个小孩符合上述条件所以他不受条约保护,并且已经成为了杀人机器,不杀他的话也会对其他人造成伤害。

  观点3:首先,毒贩将这么小的孩子都强迫训练成杀人工具,实在太残忍了,从影片中看,他们已经完全没有了孩子的纯真,已经彻底沦为了杀人工具,让人看着实在是痛心。这才是战士们面对的最危险的敌人,谁会忍心去伤害一个孩子!但冷静思考,这样的孩子已经不是孩子了,面对这样的敌人我觉得绝不能手软,否则只能给自己和身边战友造成伤害。

  观点4:在电影中,小孩子枪击警察、吸毒、玩俄罗斯转盘以及做人肉炸弹这些剧情,原本的含义可能是想告诉我们毒贩是多么残忍,连小孩都利用,简直不是人。但回头想想,他们之所以能成功,恰恰就在于普通人对小孩的不设防和小孩子们不成型的是非观上。

  一个成年人会因为很多原因不敢、不想吸毒杀人,可是小孩呢。想想那些小学就开始抽烟的孩子们,想想中学时校园暴力的孩子们,他们可能只是为了看起来酷,就可以伤害自己伤害别人。

  而偏偏,我们大多数人都生活在一个对孩子异常宽容的环境中,以“他们还小,什么都不懂”为名原谅了许多他们做错的事。其实严格来说,不是我们原谅了做错事的孩子,而是我们一次次原谅了没尽到责任的家长自己。所谓有人生没人养啊,这样的孩子是最可怕的,他一不怕死二不怕罚,他的无知反而是他强大的武器。

  毒贩利用的就这一点。我们都知道吸毒很爽,爽到让你的生命中一切的追求都失去意义,但大人们理性上知道,一旦吸毒不仅犯法,而且你这辈子可以说是已经完了,我们已经听过、看过类似的故事,而在我们敢用命去赌的年龄里,我们被课本和考试留在了学校,现在的我们已经不会轻易去碰毒品,我们会知道善良、正义、生命、家庭、朋友、事业这些东西更重要。

  但孩子们呢?

  我不是说孩子们没有理性,他们也会比较利弊,但是孩子们的逻辑不是我们能猜测的,你永远想不到他觉得这世界上什么东西重要。

  可能只需要用一些简单的方法,如电影中的糯卡,把一小撮白粉放在一个孩子的鼻孔旁边,他就可以为了这一下的快感愿意做他最忠诚的勇士。或是让周围的孩子起哄,一个本来已经打退堂鼓的小孩就可以因为怕丢面子,硬着头皮继续玩俄罗斯转盘,然后把自己的命搭进去。

  很恐怖吧。

  我们这些一路平平安安长大的孩子是多么多么多么幸运。婴幼儿时期没遇上太奇葩的父母,虽然可能有点缺爱,却不至于人格障碍;幼儿园小学时期,没遇上骗子拐骗,没因为追逐打闹被同学戳瞎眼踢碎蛋蛋;中学时期没因为通宵上网猝死,没因为聚众打架残疾,没染上毒品,没被强奸,没有怀孕堕胎,这才终于形成了我们虽然各有各的缺点,却都大体还算善良的世界观。

  这上面列举的种种事情,哪怕随便发生一件,都会让一个孩子的一生变得非常坎坷。试问在幼小的孩子身边,监护人的责任有多重大?

  所以这个电影其实是一个披着爱国情怀片外衣的教育家长片。旨在告诉我们即使用心教育、照看孩子,尚且不能保证孩子们身心健康地成长,若是缺乏教育,那他就是一个人体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把什么地方炸的稀巴烂。

  观点5:若是在现实中,我只能作为一个中国人还是非常幸福的,有一个非常稳定的生活环境,而在国外一些非常贫困的地方,可谓是世界大了,什么事都有,那些年纪小的小孩为了家里或者是没有父母的孩子为了生存,他们只能选择不得不走的路,理解万岁吧!!

分享
发评论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热门阅读

Copyright 2018 52FuQing.com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