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糕 客家晚辈对长辈的祝福 11月4日,明溪县盖洋镇盖洋村邱水生家中洋溢着一派喜庆的气氛。这天是他父亲的八十大寿,四方宾朋纷纷前来祝贺。寿礼中最显眼的就是寿糕。时至今日,明溪县乡村村民做寿时仍盛行送寿糕做寿礼,以示祝福…… 祝寿 明溪县是纯客家县,客家人敬重长辈,当老人寿辰半百、花甲、古稀乃至百岁大寿时,子孙设宴庆贺,以祝老人长寿永康,此风俗从唐代开始盛行。 “父母50岁时,我们便开始为他们做生日。此时,做子女的大都成家立业了,有了稳定的收入,可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了。以后,凡是逢十的大寿,我们都要热热闹闹地庆贺一番。”邱先生如是说。 客家人为父母庆祝诞辰,叫“做寿”、“祝寿”、“庆寿”或“贺寿”,一般俗称“做寿”。为老人家祝寿,一定要由出嫁的女儿来倡议。 这几日,邱老先生家中门庭若市,老人神采飞扬。他的女儿除了给父亲献上一个大红包,还为他精心准备了大红寿烛、龙须面、千响的爆竹、寿糕及父母的新衣新鞋等。“大红寿烛象征着老人‘光耀门庭及后人’的高风亮节;‘龙须面’是取其又长又圆的谐音,祝老人晚年幸福‘长长源源’;千响的爆竹号称‘千子’,赞老人子孙满堂,后代连绵,福寿双全。新衣、新鞋,一定要双份,祝愿父母穿新衣、着新鞋,再过新的一岁又一岁。 还有特色食品――寿糕,也是做寿必不可少的,意味着节节高。”该村耄耋老人谢老先生说道。 对收到的寿糕,主人首先要把它中间含有“寿”字或图案的部分割出来,用于回赠献糕人,表示也祝献糕人“万寿无疆”;其他剩余部分平分给赴宴的客人,让他们带回给家人吃,祝所有亲朋好友健康长寿。 制作 11月5日,笔者走访了当地的寿糕手艺传承人冯新祥、官荣金夫妇。在明溪县城关中山路的一幢民房里,夫妻两人正在自家作坊里制作寿糕。 寿糕的主要原料是将炒熟的糯米加工成粉末,官荣金向笔者示范了做寿糕的步骤。只见她熟练地从食品袋中舀了几勺糯米粉放在案板上,并拌入熬好的白糖备用,然后用滚筒来回均匀地碾动,再盛入器皿中,压实,最后冯新祥在寿糕上绘上祝寿的图案,寿糕就做好了。 谈及多年的手工生涯,冯新祥深有感触地说,明溪寿糕之所以能赢得老百姓的认可,就在于它独具的口味和文化。寿糕口感好,又香又甜,是老少皆宜的食品。客家人都习惯用米磨成米浆,做成糕点类食品,其种类很多,有桃形、梅花纹型等各色咸甜糕点,形成独具一格的客家饮食风俗。 明溪客家寿糕手艺濒临灭绝 举县仅有两三家 传承 “小时候,我经常能看到爷爷奶奶做寿糕,在那物资匮乏的童年时代,吃零食算是一件奢侈的事。寿糕是很诱人的食品,它甜而不腻,我不知不觉地对它着了迷。”49岁的冯新祥回忆说,他从15岁开始,就跟着爷爷奶奶做寿糕。 冯新祥的奶奶是明溪肉脯干的传人,对客家特色食品颇有研究,她不仅会做肉脯干、寿糕,还会做兰花根等食品。当时,明溪县有许多手艺人会做各式各样的特色糕点。 随着岁月的流逝,物品逐渐丰富了,当年那些手工艺者因工作、年龄等原因,纷纷离开了手工艺“队伍”,寿糕在传承中陷入了后继乏人的困境。现在,明溪做寿糕的仅剩两三家了。 “寿糕是我们的传统食品,在周边县挺有市场,将乐白莲、清流及长汀一代的顾客都会到我这儿订做寿糕,我和家人会继续传承这门手艺的。”冯新祥笑呵呵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