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温柔 最近两周,音乐综艺被这样的现场承包了:素人选手PK明星歌手。接受挑战的不仅有羽·泉、田馥甄、张惠妹、林俊杰、萧敬腾,更有华晨宇被点唱《我的滑板鞋》,莫文蔚改编《大王叫我来巡山》,费玉清唱起了多年前的《香水有毒》。 相比单靠大咖博眼球的形式,互动性、新鲜度更高的综艺开始争抢观众的遥控器。
“造星”不再是唯一 据统计,今年内地上线的音乐类综艺节目有近40档。
在亲子类、喜剧类真人秀、脱口秀,甚至是让明星跨界都不足以引来高收视的当下,音乐类综艺节目竞争更为激烈。 2012年开播的《中国好声音》变身《中国新歌声》后,带着“让选手走剧本”等质疑惨淡收场,冠军选手蒋敦豪的关注度也不高。《我是歌手》走入第四季,关注度还可以,但“歌王”无悬念的尴尬也开始让观众收视疲劳。
于是,一批新节目抓准时机,摆脱造星的终极目标,在“玩儿音乐”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跨界歌王》巧妙利用观众想看明星另一面的心理,让当红演员跨界比歌喉。
新开播的《天籁之战》和《梦想的声音》让素人、明星对战,将明星拉下神坛,唱广场舞神曲,这样的环节设置也增加了节目的趣味性。
素人参与花样多 在以往的音乐节目中,请到的明星嘉宾咖位高低是很大一个宣传噱头,所以不管是当选手、导师还是嘉宾,总会遇上同一位明星串场不同节目的尴尬现象。 《最美和声》通过让明星与素人合唱,缓解了明星的“撞脸”问题,丰富了节目音乐样式,于是今年内,各大节目也开始把关注点放在挖掘有实力或者演技的素人身上,可谓音乐综艺新突破。
《隐藏的歌手》让有模仿潜质的素人和明星同台唱一首歌,观众通过辨别声线,层层挑选,慢慢引出素人身上的故事和闪光点。
《看见你的声音》将音乐和推理巧妙结合,让大家在不知道职业、年龄和演唱实力的神秘演唱组合中,通过外貌展示、对口型、证据展示等环节,判断对方是实力派歌者还是音痴,每期的主要明星嘉宾只有1位,控制了节目所需要的明星资源和开支。
《天籁之战》《梦想的声音》则将明星拉下神坛,接受素人的挑战。在这两个舞台上,歌手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点评人或导师,而是平等参与者,有切磋有输赢,产生了新鲜的效果。
《天籁之战》中,为迎接素人挑战,因选秀成名的华晨宇再次唱火了《我的滑板鞋》。他说:“《天籁之战》的舞台不光是要表演,还有很多竞技成分。这就需要一个歌手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展现出自己最大的实力。” 有着参演明星和艺术总监双重身份的莫文蔚在采访中表示:“每一集节目我都会仔细地看,我认为节目最重要的还是音乐那块儿,但无论怎样,这又是一个真人秀,除了每首歌曲之外,我们应该加入真人秀的点滴。”
弱化输赢玩音乐 说是PK,类似节目还是弱化了明星、素人的输赢问题。面对观众质疑,参加《天籁之战》的素人歌手任柏儒就表示可以理解,“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风格,音乐根本没法对比,只是看大家喜不喜欢”。 在电视台从事节目研发的一位工作人员也表示,音乐类综艺最主要表现的还是音乐。“无论你如何翻新玩法,加入游戏、跨界、混搭,音乐类节目不靠音乐打动人,观众就只图一时新鲜,这样的节目生命力并不会长久,想要再出现象级其实很难。”
针对观众收视疲劳、节目创新瓶颈等相关问题,乐视视频内容高级副总裁兼内容总编辑李黎曾分析,明星真人秀在国内已经被过度消费,未来素人真人秀将更有市场。“而对于互联网来说,则有两大趋势。一是随着新媒体的社区化发展,内容更加具有实用性,不仅仅是观看,自媒体垂直化内容变为综艺节目呈现,更接近于纪录片;二是互联网综艺并非单纯追逐大场面,而是更加具有互动性和新鲜感。” 无论是什么类型的综艺节目,关于素人内容的发掘都是有迹可循的,“唯明星论”迟早会走入死胡同。明年1月,第五季《我是歌手》将开始录制播出,如果还是靠咖位吸睛没有新改变,效果如何还是要让人打一个问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