忒有料

86年前的鹭岛枪声惊动全国 厦门破狱斗争成功

厦门破狱斗争旧址“号房”。记者陈理杰摄

厦门破狱斗争旧址“审讯室”。记者陈理杰摄

 

海西晨报讯(晨报记者 蔡樱柳)巷子外,是车来车往的思明老城区,若不是在公车站抬眼望见马路对面墙上的大幅海报,步履匆匆的行人或许都不会注意到,在厦门思明南路旁一条2米宽的普通小巷中,坐落着一处已有两百余年的建筑,也是一处曾惊动中外的建筑———厦门破狱斗争旧址。

86年前的那个夏日,鹭岛枪响,中共福建省委组织的十一位武装队员、十余位接应队员,在不到半个小时内,从思明县政府看守所(也称思明县监狱)的“政治犯”牢房,营救了四十余名战友,毙敌多名,而我方无一人伤亡。1930年5月25日的厦门破狱,时间之迅速、战绩之辉煌,在中外革命史上也属少见。

在厦门破狱斗争旧址工作人员的带领下,穿过前院,绕过现已改造成展厅和“审讯室”的普通牢房,便来到曾关押“政治犯”的牢房。牢房年久失修,目前正闭门修葺。从灰墙上的铁窗望进去,是阴森森的一片黑。

那年的牢房外,“看守”正在巡视,浑然不知破狱的枪声即将打响……

战友被捕营救开始

1930年初,春寒料峭,一批又一批闽西革命根据地的苏维埃和红军干部被捕后押送至厦门,关押在地处厦门港的思明县政府内的看守所。

短短的两个多月,思明县监狱的“政治犯”牢房关禁了40多位革命同志。时任福建省委书记罗明和其他领导同志心急如焚。经过深思熟虑,省委最后做出破狱决定,成立破狱委员会,拉开了破狱斗争的序幕。

假装探监熟悉地形

破狱,意味着武力解决问题,为了确保破狱全胜,必须全面了解敌情。委员们各显神通,到有驻守军队的地方去,了解有多少敌兵,距离有多远,到达监狱要多少时间,掌握第一手材料。摸清了这些,也了解到敌人兵力的空虚。

破委会委员每人都通过亲属“探监”的名义,到看守所实地考察,完全掌握了县政府和看守所的生活规律、人员的分布情况、狱中的道路门径,连每重门相距多远,要走几步,需要几分几秒都计算精确。

在完成调查研究的任务后,破委会制定了破狱行动方案。从开始破狱到撤离厦门,必须在30分钟内完成。根据这一行动方案,破委会成立了一个特务队(即武装队)和一个接应队。

分享
发评论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热门阅读

Copyright 2018 52FuQing.com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