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新闻网11月15日讯(福清侨乡报 记者 谢雄)9月24日星期天,福清市城关小学组织开展“爱祖国、爱家乡——红领巾在行动”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学校科技小组的18名少先队员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兴致勃勃地赴海口镇参观考察古城遗址。在这些胸前戴着鲜艳红领巾的考察队员中间,有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他走在队伍的前边,一路上向考察队员们讲解古遗址的历史传说典故,中午休息的时候,他还为大家展示了精彩的猴戏功夫。老人丰富的历史知识、生动形象的讲解、精彩的才艺表演,博得了师生们的阵阵喝彩。这位义务讲解员就是情系家乡文化与公益事业的共产党员、邮电退休职工陈霞生。 陈霞生出生于著名侨乡古镇海口,从小就与艺术结缘。他9岁时进福清和平闽剧团学演戏,练就了一身精湛的表演艺术,特别是他表演的猴戏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深受观众的喜爱。1968年18岁那年,陈霞生参军入伍,成为一名文艺兵。1971年3月,陈霞生退伍回乡,他进邮电局当一名“绿衣天使”。在邮电局工作期间,他充分发挥自己的文艺特长,参与工会工作,热心组织开展各种文娱活动。2008年,在为邮政事业奉献37个春秋后,陈霞生光荣退休。退休后,被选为市邮政局退管会的领导,负责宣传和文体事务。 陈霞生深爱自己的家乡海口,对家乡他有着无法割舍的眷恋之情。1982年,香港凤凰电影制片厂与福建电影制片厂联合在海口拍摄反映海口人民抗击倭寇的电影《东瀛游侠》,陈霞生主动要求参加群众演员的拍摄,经试镜成功,他在片中饰演老渔翁角色。拍片期间,他领着剧组到海口镇通江门、龙江古桥、海口古街等名胜古迹拍外景,热情地推介宣传海口。陈霞生花费大量的时间,研究收集整理海口的历史文化和民间传说故事,成为熟悉海口民俗民情、人文历史地理的“土专家”。他多次担任业余导游、义务讲解员,为群众宣传讲解海口古镇的历史文化,只要需要,他对此从不推辞。他还将海口的文化元素充分地运用到自己的创作表演中去。今年10月11日,在福清市邮政局老体协2011年九九重阳节联欢会上,他登台表演了自己编写的福清方言快板《一日去海口,三日讲不完》,博得热烈的掌声,成为最受欢迎的节目。 陈霞生还积极参与家乡的公益事业,带头修桥铺路、捐建寺庙、扶贫帮困,办了不少好事善事。他先后发动群众筹资修建了海口镇通江路、登俊路、下龙江路三条道路,解决了群众出行不便的问题。 除带头捐资修建三条水泥道路外,陈霞生还担任过海口镇瑞峰寺、万寿寺、九竹寺三座寺庙理事长,为保护古代文物做了大量的工作。瑞峰寺为我市著名文物景点,有1500多年历史,从1982年至今,陈霞生共计为修建瑞峰寺捐款5万多元。前几年修建瑞峰寺时,他专门从杭州订购制作了一个宝鼎运回安放在瑞峰寺里边,今年修建瑞峰寺上山的水泥路,陈霞生又个人捐资1.2万元。万寿寺位于海口镇登俊村,是有着500多年历史的古寺,原来破损严重,为保护文化遗产,前几年陈霞生发起修复,筹资50万元重修了寺庙,陈霞生个人出资1万多元。此外,他还带头募捐修复了九竹寺,他个人为修建九竹寺捐资几千元。 陈霞生经常对人说:“人在社会上要多关心帮助别人,多做有益于社会的事情,这样生活才有意义,人生也才有价值”,无论是在职工作期间,还是退休以后,陈霞生都以此要求自己。他不但在舞台上用自己的表演带给人们快乐欢笑,更在生活中用自己的好事善举温暖感动着别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