忒有料

弃学归国抗战,青春在烈火中永存的仓夷

弃学归国抗战,青春在烈火中永存的仓夷

每当历史转折的关键时期,或一种剧烈的社会变革,一个划时代的政治运动,一种强烈的时代思潮,必然会引导或者驱使一批青年走上新的道路。郑贻进回国所见美丽富饶的祖国,被日寇践踏得满目仓夷,遂改名为仓夷,以示疾恶如仇。仓夷带着青春的朝气,冒着枪林弹雨所写就的生动的历史实录,给后人留下了中华民族英勇抗击日寇的华美篇章。

仓夷,原名郑贻进,1921年出生在新加坡,祖籍福建福清市渔溪镇苏田村。他家庭贫苦,兄弟姐妹7人他为兄长。仓夷热爱读书,先后在新加坡光洋小学、华侨中学读书,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与其成绩优秀的女友,被同学戏称为“头名兄,二名嫂”。他受历代民族英雄人物事迹的熏陶,爱国爱民的思想开始形成,经常给家里人和学友们讲岳飞“精忠报国”、祖国山川名胜以及除恶扬善等故事,使听者获益匪浅。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的炮声,使年仅16岁,正在念初中二年级的仓夷震惊。1937年,仓夷告别父母弟妹和未婚妻朱秀金,与陈嘉庚的儿子陈元巽一起回到灾难深重的祖国,参加抗日战争。仓夷几经辗转,由进步人士介绍,1937年末考入民族革命大学。1939年初,学习结业后,在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参加八路军,1940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一个中学生转变为革命军人。根据革命斗争的需要他先后担任《救国报》和“民族革命通讯社”记者、《晋察冀日报》和新华社晋察冀总分社记者、新华社特派记者。

仓夷在晋察冀总分社做记者,一手拿枪,一手拿笔,常深入到“扫荡”第一线采访,和抗日军民战斗在一起,体验生活,收集第一手资料。他们背包去采访,到百姓家吃饭,没钱,只好把身边的盐巴拿一小块出来当饭钱。仓夷还参加晋察冀边区开办的爆破训练班,学习埋雷和爆炸技术。他曾机智勇敢地进行了一次火力侦察。1942年反扫荡时,转移到一个村子外,因无法判断村子里是否有敌人,大家不敢贸然进村,仓夷自告奋勇地去火力侦察。他在村外打了几枪,卧在高粱地里,村子里敌人纷纷朝他开火,枪声大作,高粱秆和叶子落得他满身都是,仓夷了解村里的敌情后,镇静地撤出,然后与战友们安全撤离。

他在晋察冀边区工作时,写下了大量有血有肉、动人心魄的通讯和报道。他那一篇篇记叙翔实、脉络清晰的通讯为我们展示了抗战军民一幕幕有声有色的历史活剧。他记下了白洋淀雁翎队在芦苇荡里用鸟枪击毙敌人;记下了阜平五丈湾村民兵游击队长李勇在日寇交通补给线上大摆地雷阵,村外、室内、大街小巷都埋地雷,炸死几十个日寇,以及整个敌后根据地开展学习李勇的运动;记下了晋察冀边区的经济发展、文化教育等情况。

他的报道有的是一事一报,有的重大问题往往是连续报道组成系列,其中涉及李勇的报道就有9篇,有关晋察冀边区政府所在地城南庄的报道就有5篇。

他写的《平原青纱帐战斗》《平原地道战》《幸福》《爆炸英雄李勇》和《反扫荡》等通讯和报告文学,极大鼓舞了边区军民的抗战斗志。1942年“五·一”反扫荡后,他采访了在这场残酷的战斗中最英勇的模范连队,写下了4万多字的报告文学《纪念连》。这篇作品在《晋察冀日报》上连载7天,延安《解放日报》也进行了转载。

仓夷是晋察冀边区最年轻、最优秀的新闻记者之一。抗战胜利后,他担任新华社北平分社记者。1946年8月8日,仓夷奉命从张家口前往北平军调部,专程采访“平安镇”事件,飞机途径山西省大同时,被国民党当局无理扣留杀害,牺牲时年仅25岁。仓夷壮志未酬,以青春的生命,唱响了为正义呐喊的音符。

分享
发评论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热门阅读

Copyright 2018 52FuQing.com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