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iPhone新款每一次发布前,各种消息、谍照就满天飞,传统的神秘感几乎荡然无存。有人认为,这是库克接手苹果后出现的一种趋势,甚至有可能是苹果的自我炒作。不过,事实上现在苹果的保密制度和乔布斯时代一致,反而甚至更严。 堪比FBI的保密措施 苹果保密文化起源要追溯到1984年乔布斯领导研发第一款Macintosh计算机的时候。直至今天,苹果的保密实验室都有多道安全门,需要扫描工牌和口令才能进入,办公室也处于不断监视下。苹果员工从入职开始,就要学习保密制度。系统地开展各种保密培训,不断强化员工的保密意识,是苹果公司文化中重要特点。而且只有 在员工需要了解某些信息的时候,苹果才会向员工提供相关信息。所以会导致一种情况是,员工可能并不知道自己手头的工作是为哪个产品而做。 举个例子,一名曾参与研发第一代iPad的员工,他有一两年时间一直在研发一块9.7英寸的显示屏,但却不知道这是用来做什么的。 直到乔布斯在产品发布会上展示了iPad,他才明白自己在过去的两年里做的就是这部平板。 苹果在库比提诺的总部里可以用安全门或者黑色蒙布来保护机密,但是把产品带向市场的过程中必然存在与外界的互动。零件与原型机的订制、运输、密集的测试、各种法律文件的申请都是无法逃避的。 现在大家都已对iPad耳熟能详,但在发布会前,苹果曾绞尽脑汁不让人知道这款产品的真正名字。 苹果需要发布产品之前确保自己拥有了“iPad”这个注册名称。当然,他们又不可能在产品发布前让任何一个人知道iPad这个名字。 所以,苹果采用了一个特别的方法,它把名字注册成缩写形式“I.P.A.D。”。 他们在英国注册了一家空壳公司,叫“IP Application Development”(“IP 应用开发”),缩写”IPAD Ltd。”。 不过,苹果的努力还是白费了,iPad发布之前,公司的注册文件以及与苹果公司的联系还是被挖了出来。 在iPad发布前夕,一些开发者获得了真机测试的机会,但是这些iPad都放置在一间封闭的屋子里,所有的窗户都被遮挡,iPad被锁定在一个不可移动的物体上。开发者被要求签署长度超过十页的保密协议,而且还需要有配套图片来证明他们符合协议要求。 即便在如此严格的保密措施之下,第一台iPad的照片在发布前还是被泄露至网络。 敌不过无所不在的泄密 各国运营商泄密 由于内部保密文化做得好,一般泄密不会来自内部员工。而跟苹果合作的运营商则往往曝出相关产品信息。 运营商一直是苹果发售新iPhone的重要渠道,除了美国本土,英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一般在首发名单之列。 而关于新iPhone的一些消息往往从运营商处泄露出来。比如,湖南移动就在去年放出了iPhone6的预定页面,其中还列出了其详细的配置。 后来苹果推迟了在中国大陆首发iPhone 6,当时外媒的一种猜测是,苹果是在惩罚运营商泄密。不过更为靠谱的解释是,iPhone 6没有拿到工信部的入网许可。 全球供应链消息 运营商属于发售渠道,而生产制造iPhone的供应链也常曝出新产品信息。随着iPhone销量增加,苹果的供应链也变得十分庞大,光是中国就有300多家的供应商。很多苹果爆料大神的消息就来自苹果的供应链。 比如在很多iPhone新闻中出现的凯基证券分析师郭明池,由于身处台湾,而这里又是苹果供应链、代工厂的集中地,因此更便于从供应链处获得内部消息。也因此,郭明池常常能准确爆料苹果产品的信息。 郭明池曾预测过iPhone5s的土豪金版本,去年预测了iPhone 6的准确分辨率等。 神秘爆料人物 除了从运营商和供应链处,还有一些更为神秘的爆料人物。比如苹果爆料专家、密歇根大学的学生马克·古尔曼(Mark Gurman)。 他每年通过写苹果爆料稿件能从科技网站处拿到六位数的稿酬。 早在2011年,古尔曼六点起床时发现有人在凌晨两点给他打了个电话,他随后在上课期间同对方不停的发送短消息,通过这一消息渠道获悉了有关iPhone 4S、Siri等第一手信息。 谜一样晓加充电宝 在iPhone 7刚上市时,南孚就推出了一款被消费者誉为iPhone 7最佳搭档的晓加充电宝,迅速占据迷你充电宝市场的NO.1。 晓加机身纤巧,身长9厘米,跟iPhone比,正好位于0.618的黄金分割点。其次晓加号称小钢炮,3350毫安容量,正好一次“喂饱”iPhone7。同时,晓加内置最先进的“智能变频2A快充芯片”,破译了iPhone 7系统默认的5V/2A充电数据,比iPhone 7自带的5V/1A充电速度提高了60%以上。 这么多的巧合,如果仅仅说是商业直觉,也未免太准了。外界传闻,晓加为了实现iPhone 7最佳续航搭档这一目标,曾花费巨资进行iPhone 7的数据商战。这么精准的契合,如果说是谍战,估计不是来自苹果内部工程师,就是来自知名的应用开发者,但真正的答案恐怕只有晓加自己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