忒有料

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最大区别到底是什么?

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最大区别到底是什么?大乘佛教第一阶段的佛学,又称为“般若学”。

般若这个词我们能够经常见到。它来自梵文音译,意译为“智慧”,在佛教里特指“超越一切的智慧”,是只有佛才能拥有的智慧。

佛教里,“般若”一词是“般若波罗蜜”的简称——就是电影《大话西游》里,至尊宝高叫着用来发动月光宝盒的那个咒语。“般若波罗蜜”直译是“智慧到彼岸”,意思是,通过般若智慧,就可以到达涅槃的彼岸,就可以完成修行了。

需要注意的是“般若”这两个字的念法,在佛学里,这两个字念作(bō rě)。大部分影视剧都念的不太准。国语版的《大话西游》里大致念成了(bō ruò),就算很不错了。

般若学说的高峰,是龙树大师的中观学。所以很多时候,“中观”和“般若”会被人们连在一起称呼,被称为“中观般若”。中观学在佛教中又称为“空宗”,是因为它比较强调事物的虚无。所以大部分时候,一看到有人在说“中观般若”,就可以理解为他是在说“一切事物都是虚无的,不要执着”这样的意思。

从根本上来说,人们学佛是为了解脱痛苦。按照佛教的理论来说,想要解脱,要能做到不再轮回,不造业就可以。那么,是不是只要认为世间万物都是虚妄不实的,不再执着留恋,不再有欲望,就能够达到修行的目的呢?

说到修行,就涉及到神学问题,得从印度佛教大小乘演变的历史说起。

首先,释迦牟尼时期并没有大小乘之分。“大乘”和“小乘”指的是两个不同的佛教学派,起因是印度佛教的内部分裂。在释迦牟尼去世以后很多年之后,佛教徒对教义的解释逐渐产生巨大分歧,新出现的学派叫做“大乘”,原先的就叫做“小乘”。

“大乘”和“小乘”的称呼,是大乘单方面取的,对于“小乘”显然带有歧视性。小乘佛教在历史上的正式名称是“上座部”教派。如今这一教派在亚洲南部等地仍旧存在。因此在正式的场合,应该称呼为“南传上座部”等名。

两个派别在佛学上的分歧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分歧,在于对事物本质的理解不同。区别大概是:

小乘要么认为万物或者“我”是实有的,要么认为万物是彻底的虚无。

而大乘则认为,万物的本质是一种永远不能正面描述的状态,这个状态就叫做“空”。

上面这是佛学上两者的分歧,

而在神学上,两者也有很大的区别。鉴于小乘内部也是派别众多,这里只提一些主要的观点。

一说到大小乘的区别,大部分人首先会想到的是:小乘只讲自己修行,而大乘佛教主张普渡众生,帮助他人修行。

没错,这是大小乘的主要区别之一。而且大乘主张普渡众生,是有理论基础的。

按照佛教的轮回说,今天的每一个人之前都已经轮回过无数次。每个人前世的父母,也会不断的轮回成其他的生命。那么经过无数的轮回之后,大千世界中的每一个生命,在前生都做过我们的父母和儿女了。

因此《梵网经》说:“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

基于这个理论,大乘佛教徒们产生了慈悲心,认为世间千百万的生命都和我们曾经有亲情关系,那么就不能光让自己超度,还应该让千百万的生命都超度。

顺便多说一句。佛教本来就禁止杀生,因为众生平等,今生我是人它是猪,前生它可能是人我是猪。所以谁也没资格杀谁。而大乘的推论就把杀生的危害变得更严重了。《梵网经》说:“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说杀生就相当于杀前生的父母,这是个很严重的伦理问题了。

而在普渡众生方面,小乘认为,人跳出六道轮回之后,会成为“阿罗汉”,这就是我们修行的终极目标。阿罗汉上面还有佛,不过这就是凡人修行不了的了。

大乘主张要有慈悲心。那么修行者就不能光让自己跳出轮回,他还应该让其他众生都修行解脱。对于那些修行到很高水平,又立志于普渡众生的得道者,大乘在阿罗汉之上,佛之下,增加了一位“菩萨”。

菩萨的特点是都有大慈悲心,以普渡众生为己任。菩萨已经有能力成佛,但他们拒绝立刻成佛。而是许下一个心愿,叫做“本愿”,要等自己的本愿实现以后才能成佛。大部分菩萨许下的本愿,都是要让世间众生全部修行圆满。

佛经里记录了一些菩萨发过誓言,比如:“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我当为十方人作桥,令悉蹈我身上度去”,这种精神是很伟大的。正因为大慈大悲是菩萨的特点,所以俗语里常用“菩萨心肠”来形容慈悲济世的人。

佛教里有很多修行方法。比如苦行僧叫做“头陀行”。大乘中发大慈悲心,立志普渡众生的修行者,就叫做“菩萨行”。而那些只顾自己解脱,不愿意帮助他人的修行者,被大乘称为“自了汉”,是大乘反对的。

正是因为这个区别,所以大乘佛教打比方说,小乘佛教只度自己不度别人,犹如驾驶一辆只能自己乘坐的小车,所以叫“小乘”。而大乘自己呢,驾驶的是可以携带芸芸众生的大车,这才所以管自己叫“大乘”。

分享
发评论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热门阅读

Copyright 2018 52FuQing.com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