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多来,每逢周二,我都要开着私家车,去邵武市水北镇解放西路的越王农行希望小学,给孩子们上两节舞蹈课。”昨日,张萍老师告诉笔者,去那里上课不仅没有工资,还挺费事,单单往返路程就要花去1个小时。但张萍觉得,做这件事挺值得。 今年3月,作为邵武市青少年宫的高级教师,张萍和其他6位文艺教师一起响应南平团市委发起的“公益课堂进校园”活动号召,成为了首批教师志愿者。第一次的公益课就选在了越王农行希望小学。正是那次活动让张萍了解到了希望小学的困难,看到了孩子们的渴望,更触动了她的心弦。 该校有570名学生,其中九成以上是农民工子女,他们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这些年,社会各界给了我们希望小学许多物质上的帮助,但师资力量始终是个大问题”,校长何道龙说,“学校至今没有专业的音乐、舞蹈和美术老师”。 第一次的公益课,学校只安排了30个孩子。开始上课没多久,其他孩子就发现了公益课的“魅力”,他们围在教室走廊上,透过窗户好奇地观望。面对那一双双充满渴望的眼睛,张萍临时决定招呼他们进来一起上课,小小的教室里一下子挤满了孩子。 “比起城里的孩子整天被父母逼着学这学那,他们对舞蹈的热情是发自内心的。”张萍说,这正是她坚持上公益课的精神动力。 邵武团市委副书记邓炜华认为,关爱农民工子女行动既重物质,更重精神。“公益课堂”恰好找到了未成年人教育与公益活动的结合点,一方面是农民工子女有迫切的需求,另一方面是来自社会各界广泛的志愿服务能力,使参与公益课的过程既“助人”,也“乐己”。 如今,“公益课堂”吸引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上课的对象、时间、内容、形式也不拘一格。邵武市天润小区“‘四点半’公益课堂”就受到了多方的欢迎。 小区业主李泽忠、李洁华是双职工,下午下班时间要比孩子放学晚一个小时。孩子这一小时去哪里、干什么,总让夫妻俩很操心。像他们这样的家庭,在小区里有不少。为此,昭阳街道团工委书记江帆找到小区业主委员会,提出在小区里开展“‘四点半’公益课堂”的建议,立马得到业主们的热烈回应,并腾出了一个活动场所。 走进“‘四点半’公益课堂”,墙上贴满了孩子活动的照片和各种作品。 “公益课堂”为孩子准备了画画课、唱歌课、跳舞课、故事课…… 二年级的王倩特别喜欢上温金莲老师的国学故事课。最近,温老师在讲“二十四孝”的故事,原本一次只计划讲两个小故事,可总是禁不住王倩的“纠缠”,不得不额外再多讲一个。温金莲认为,“公益课堂”进小区不是复制传统课堂,而是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等,“让孩子们玩得开心最重要”。 同样受到好评的,还有南平市青少年宫的两位教师。今年5月11日,一面写着“关爱听障儿童,为民办实事”的锦旗被送到了南平市青少年宫,以感谢吴君贞、吴丹妮老师为南平市聋儿语言训练部存在听力障碍的37个孩子教授绘画、手工、舞蹈。 “给他们上舞蹈课,一个简单的动作都需要多次重复示范,特别要强调口型和肢体动作的协调。”吴丹妮深有体会地说,“在这个过程中,我更深切地感受到了这些孩子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爱护。” 南平市聋儿语言训练部负责人沙桂华告诉记者,“孩子们喜欢‘公益课堂’。这样生动活泼的课堂,对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很有帮助。” 据团南平市委书记赵明正介绍,“公益课堂进校园”是团南平市委充分整合社会资源,针对特殊儿童群体、农民工子女、社区青少年群体、早教幼儿群体以及青春期青少年群体,打造的一项公益教育文化品牌。截至今年10月,南平全市已累计举办形式多样的“公益课堂进校园”活动1620课时。赵明正表示,今后,团市委还将进一步拓展公益课堂的内容和形式,鼓励更多志愿者参与到活动中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