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小龄童突然出现在《大闹天竺》片尾,着实给大家惊喜,但也有人觉得六小龄童不该出现在一部恶搞西游的电影中,对此大家怎么看? 六小龄童突然出现在《大闹天竺》片尾,这事大家怎么看?
观点1: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观众的观影越来越趋于理性,如果一部电影的口碑不行,那么它的票房也必然无法大爆,周星驰与徐克联手打造的《西游伏妖篇》被成龙的《功夫瑜伽》超越,已经证明了一点,而今年王宝强的《大闹天竺》的票房失利,则更证明了这一点。观看过《大闹天竺》的网友最大的观影体验就是:恶心。很多人评价:太恶心了!尽管王宝强通过自己的人缘关系请到了陈佩斯、黄渤、六小龄童等大咖客串,但是改变不了这部电影烂片的本质。王宝强算是从演员转型为导演比较失败的一位。这让我想起了另外一位由演员转型导演的明星——邓超。一部《分手大师》、一部《恶棍天使》,几乎将邓超的好名气全部败光了。王宝强、邓超、郭敬明等导演,通过自己不够专业的导演水平,几乎拉低了电影行业的底线,他们为了商业利益,不考虑观众感受,《小时代》与《爵迹》等电影能火爆,其本身就是一个悲哀的存在。这种导演现在正在不断的增加,正贡献着一部部烂片,观众也越来越不能原谅他们! 观点2:一开始王宝强离婚事一出我很同情,希望他得到正义,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不喜欢他了,尤其他电影的宣传,开始很期待。也看了他的电影打算支持他一下,但是只看了开始的一部分就不想看了,或许是视觉疲劳吧,一阵的小反感,感觉把观众的智商拉低成傻子,在演傻子都逗傻子开心,小孩看看开心正常因为心智不成熟,大人还乐我就服了。如果我是智障我一定很喜欢这部电影,个人喜欢哪种没有头绪的电影,电影没结束就没看了,现在很多人说宝强借着离婚博取同情的同时还在宣传电影感觉不合逻辑,这样的事正常情况不应该放在一起啊,说着离婚很难受希望大家去看电影,加上评论的说词真搞不懂了。看来这电影后我只能安慰自己说为老艺术家们致敬了。 观点3:怎么说呢,王宝强我觉得他请的人就是种情怀,像陈佩斯朱时茂,所以六小龄童能出演也能理解,再者,王宝强第一次执导,对于这些前辈,他必定是以很谦虚,恭敬的态度对待,否则这些前辈完全不必理他,我想,正是由于王宝强的真诚,谦虚,恭敬,所以才能请到这些老前辈的。 观点4:看到六小龄童的那一刻,我是惊喜的,不得不承认,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或多或少的经典电影的情怀,不论是对老一代表演艺术家的敬重还是曾经那个娱乐方式没那么多样的日子里,陪伴我们那么久的经典剧情。 单纯从对西游或者六小龄童老师的情怀看,这一段打满分,然而,这段情怀出现的方式、场合,怎么看都有些牵强和格格不入。 这该从这部电影《大闹天竺》本身说起了。 影片讲述了一个废柴富二代因为父亲临死之前的一个没有说破的遗愿而不得不去天竺拿遗嘱的故事,可到最后才发现,什么遗嘱、什么叔叔的恶意报复、什么守护小楼等弟弟回来、什么陪同的人,都是为了陪那个老头儿玩儿一场年轻时候和朋友的约定,从而展开了一场看似山寨版的西天取经之路。 本宝宝真的有点儿不太理解,如果直接说出王宝强的身世,垂死的陈佩斯会不会更欣慰?只是这样可能就要全剧终了吧。 全片怎么看怎么像是为了结尾带出六小龄童老师、和一场王宝强的身手展示,是在证明自己有当大圣的天赋?侯生猴? 不得不说我们应该理解宝宝想要转型或者想要突破自己所做的尝试,可这样东平西凑、情节禁不起推敲,天马行空的章法是不是有点儿太任性? 宝宝毕竟是宝宝,总之看了电影的我有点儿心累,看了结尾的刻意迎合更累。 吐槽完的我基本开始讨厌宝宝了,没缘由,就是变得很讨厌,他再也不是我映像里的傻根了。 观点5:猴哥已经深入人心,虽然大闹天竺是恶搞,可猴年春晚都不请人家,宝宝给请去了,说明宝宝对六小灵童的尊敬。谁都想猴哥在一个适当的场合出现,但现在的节目请小鲜肉也不请六小灵童。难道让他百岁之后再去请他吗?我觉得宝宝做的对,支持王宝强,让经典重现。希望六小龄童多拍些电影,毕竟老了,看一遍少一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