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秦帝国之崛起》里宣太后与嬴稷,离开赵国,一路躲避追杀,到了函谷关时那是非常激动,因为进入了函谷关就进了关中,进入了大秦的腹地。
望见函谷关 这里要多说一句的是,电视上说嬴稷是在赵国为质,实际历史上嬴稷是在燕国为质。当秦武王死后,赵武灵王让代郡的宰相赵固将嬴稷从燕国接到赵国,然后再从赵国送到秦国去。我们看一下当时的地图。
由燕归秦 函谷关以东也叫关东,而函谷关以西叫关中,也是当时秦国主要国土所在。经由赵国国都再回秦国,由东要进入关中大秦国,走函谷关那是再正常不过的选择了。那进入关中,除了函谷关还有别的关口吗?那我们就要看看著名的关中四关,分别是东函谷关,西大散关,南武关,北萧关,四关之中即是关中。
关中五关 东面的关,在东汉后向内收缩,设立了潼关。曹操与马超大战就是在这里,后来的朝代很多战争都是发生在潼关,包括在抗日战争时期都有战争发生在潼关一带。简单来说,潼关更多体现了守势,守卫关中,而秦时的函谷关更多体现了进取之势,秦国需要向东进取,所以关口设在更东的地方。
函谷关 在东南方向则是武关。是秦国楚国来往的关口,自然也是兵家必争之地,“武关一掌闭秦中,襄郧江淮路不通”,后来汉高祖刘邦就是通过武关进入关中灭秦的。
武关 西北方向的是萧关。萧关为关中抵挡西北游牧民族进犯的前哨。秦汉时期主要是抵御匈奴。在北宋,西夏时,这里成为了两国交战的前线。
萧关 在西部的是大散关。是川陕咽喉,刘邦“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就是走这里。
大散关 当然,在《大秦帝国之崛起》里宣太后那个时候,最重要的关显然是函谷关,关东六国攻打秦国,或秦国想一统中国,此关都是前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