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人提起孟婆,总会想到那个在奈河桥上守着炉火,一脸慈祥的给过桥的亡魂盛汤喝的老婆婆,据说亡魂们只要喝了她的汤就可以忘记生前之事,安心投胎去了。但是,这种说法究竟起于何时呢?孟婆又有着怎样的来历呢?今天就先不谈妖怪了,来简单说说孟婆的事。 关于孟婆这个名字,其最早出现在记载中时,跟地府实际上一点关系都没有,而是风神。按明代田艺蘅《留青日札》卷九云: 北齐李騊駼(音逃图)聘陈,问陆士秀:"江南有孟婆,是何神也。"士秀曰:"山海经云:'帝之二女,游於江中,出入必以风雨自随,以帝女故曰孟婆。'犹郊祀志以地神为泰媪。" 大意是说北齐使者李騊駼问陆士秀:“江南的孟婆是什么神?”士秀答说:“是尧的两个女儿,不时游览于江中,出入时必伴以狂风暴雨,因为是尧帝的女儿,所以称其为孟婆。” 清·虞兆湰《天香楼偶得》也说:“杨升庵云:孟婆,宋汴梁勾栏语,谓风也。”此外,宋·蒋捷也有词云:"春雨如丝,绣出花枝红袅。怎禁他孟婆合早。"可知,孟婆在宋代,以及宋以前都是风的代称,如后世之封十八姨一般,这时的孟婆既不在地府上班,恐怕也更不会熬什么孟婆汤。 那么,孟婆是什么时候跳槽去的地府呢?能找到的最早的记载是在明末朱鼎臣《南海观音菩萨出身修行传》(其实这是本通俗小说)第十三回: 十王曰:“既然如此,今公主地府皆已游过,可着二十四对幢幡送公主过奈何桥,引到密松林尸所,着他还魂,往升上界。”阎君与六曹俱在孟婆亭作别而去。”结尾还有四句诗:“游遍阴司过奈何,狱囚冤债尽消磨。孟婆亭下相分手,飒飒仙风鼓太和。 这里出现了所谓“孟婆亭”,既然是以孟婆的名字命名,那这亭子的主人多半也就是孟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文中的“孟婆亭”似乎是在地府的最后一站,一行人在这亭子里告别,之后主人公就还阳去了,可是我们现在知道的孟婆是守在奈河桥上卖汤的,可不是亭长,所以这个所谓的“孟婆亭”其实恐怕仅是地府孟婆最早的原形而已,孟婆要真正上岗,而且和能够消除人记忆的汤联系在一起,要等到进入清朝以后才出现。 清雍正时期,民间流传着一本所谓的“善书”——《玉历宝钞》,记录的是一名法号“淡痴”的修行者游历地府的经过,这书实际上应属于民间信仰的范畴,跟佛道两教关系都不大,但在民间却拥有着广泛的影响力,也就是在这本书里,第一次出现了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孟婆形象: 按照书中描述, 孟婆生于西汉,自幼聪慧过人,熟读儒释经典,在世时专心壹志地劝人戒杀、吃素。直到八十一岁,犹未婚嫁。因为姓孟,故而人们称她为孟婆阿奶。后入山修真,一直到东汉时仍在。那时因为阴间还没有孟婆汤可喝,所以有的人在投胎之后还能记得前生、地府中的事,难免会泄露阴间的天机,所以玉皇大天尊便敕命孟婆为幽冥之神,建造醧(音玉,酒美之意)忘台。准予选拔鬼吏供使唤。用采自俗世的药物,合成似酒非酒的汤,分为甘苦辛酸碱五味,所有的鬼魂在转世前,派饮此汤,使其忘记前生之事。 这种说法流传极广,自此书之后,在一些文人笔记里就开始频繁出现孟婆的身影,比如在成书于乾隆五十六年的《谐铎》一书中,就有一篇名为《孟婆庄》的故事,其文大略为—— 葛生与妓女玉蕊互相爱慕,私订婚约,但因葛生贫穷,无法迎娶玉蕊,最终抑郁而亡。死后入地府,阎王判其转生,后至一棚摊前,见男女数百人围在炉前抢水喝,葛生口渴,便也走过去要舀水喝,却忽然与玉蕊已经死去的姐姐兰蕊不期而遇,兰蕊告诉他说:“此盂婆庄也!渠为寇夫人上寿去,令妾暂司杯杓。君如稍沾余沥,便当迷失本来,返生无路……” 便没让他喝那炉中的汤,而是将其带到了一排石瓮前,对其道:“此名益智汤,饮者有才。此名长命汤,饮者多寿。此名和气汤,饮者令人欢喜。”生问:“若辈所饮者何物?”女笑曰:“此皆焦心火滴泪泉煎成之混沌汤也!” 此后,兰蕊强迫葛生喝下所谓“元宝汤”,之后指引其还阳,葛生苏醒后,吐出了一大堆银子,葛生用这钱替玉蕊赎了身,将其娶回了家。 此文中,孟婆不仅有所谓的混沌汤,而且还有益智汤、长命汤、和气汤,乃至于元宝汤,这些汤的原形同样都出自《玉历宝钞》,但此处的孟婆已经从醧忘台搬到了孟婆庄,从一个掌管着无数鬼卒的幽冥之神,变成了一个开茶摊的老婆婆,和现在人们熟悉的孟婆又近了一步。 在这之后,成书于嘉庆二十五的《吴下谚联》中,也记载说: 人死去第一处是孟婆庄,诸役卒押从墙外经过赴内案完结。生前功过,注入轮回册内,转世投胎,仍从此庄行过。有老妪留进,升阶入室,皆朱栏石砌,画栋雕梁,珠帘半卷,玉案中陈。妪呼女孩,屏内步出三姝:孟姜、孟庸、孟戈,皆红裙翠袖,妙常筓,金缕衣,低唤郎君,拂席令之坐。小鬟端茶,三姝纤指捧瓯送至,手镮丁丁然,香气袭人,势难袖手。纔接杯便目眩神移,消渴殊甚,不觉一饮而尽。到底有浑泥一匙许,抬眼看时,妪及三姝皆僵立骷髅,华屋雕墙,多变成荒郊,生前事一切不能记忆。一惊堕地,即是懵懂小孩矣。此茶即孟婆汤,一名泥浑汤,又名迷魂汤。 这说法基本上沿袭的是《谐铎》中的记载,但却又发挥了一番,多出了三个年轻妹子:孟姜、孟庸、孟戈,而且首次出现了孟婆汤之名,据《佛学大辞典》,关于孟婆的词条解释中也有所谓“孟婆汤”之名,但其援引自何文就不确定了,关于孟婆汤的说法,《吴下谚联》是目前找到的资料里最早的。 不过我认为,虽然《吴下谚联》中首次出现了“孟婆汤”,但“孟婆汤”这词恐怕早就在民间流传已久了,《吴下谚联》只不过是根据已有的传说将其记录在了书中而已,比如同样成书于嘉庆年间的《何典》第一回中就曾写道: 那孟婆庄当初不过一个小小村落,甚是荒凉。自从孟婆开了茶馆,那些闲神野鬼,都来吃清茶玩耍,登时热闹起来。这些左邻右舍,见了眼热不过,也不顾开店容易守店难,大家想吃起生意饭来:也有开鬼酒店的,也有开鬼豆腐店的,也有开鬼南货店的,渐渐的只管多起来。这家起屋,那家造房,日积月累,不觉成了个大鬼市。真个是鬼烟凑集,闹热不过的。 这里活鬼同着形容鬼一路行来,到了孟婆茶馆门首,看他门面上挂个回报招牌,写着"来搧馆"三个白字。那些吃茶的清趣朋友,蛇头接尾巴的前门进,后门出,几乎连阶沿砖都踏烊易谓因摩擦多而消损了。形容鬼道:"出名的孟婆汤,从不曾吃着滋味。我们难得到此,不可错过,进去吃他一碗尝新。" 可见在这书作者所处的年代,孟婆汤恐怕早就已如王老吉加多宝一般驰名了,只是这作者行文太过戏谑,竟将原本能消人记忆的孟婆汤给写成了普通茶水一般,不过要真论起此书的奇特来,这点小改动也就算不得什么了。 在《何典》之后,我就没再查到关于孟婆的资料了,至于她究竟是何时去的奈河桥上卖汤,我也给不出答案,不得不说是个遗憾,但我猜测这种说法多半还应是出自通俗小说演绎,时间恐怕得是民国甚至民国以后了。 最后,下个结论吧,孟婆这位老太太,最早本是南方的风神,后来成为风的代称,在明代时开始逐渐和地府产生联系,并在清中期由《玉历宝钞》将其形象定型,之后文人又进一步演绎,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孟婆的形象。 。。。。。。。。。。。。。。前方有图片。。。。。。。。。。。。。。。。。 另,据栾保群先生所言,孟与冥谐音,所谓孟婆即是冥婆,但没有具体证据,恐怕仅是猜测而已。 此外,据《佛学大辞典》引《预修十王生七经》及《地藏十王经》,言在奈河桥河畔有所谓“夺衣婆”,专门夺鬼魂衣物用以量定其生前罪行,我不知这是不是与孟婆的形象有所关联,姑且存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