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闽剧之花越开越艳——访我市剧作家、国家二级编剧纪国灿 “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我市剧作家、国家二级编剧纪国灿说,任何地方发展文化软实力都需要找到自己本土的文化精华,这就需要从传统文化中挖掘,惟有乡土民俗的,才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福清闽剧作为地方特色文化现象,就是我市发展文化产业不可缺少的一项。 纪国灿认为,闽剧作为地方剧种,它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广大农村群众,观看闽剧表演依然是福清广大农民群众主要的文化生活形式。同时,在长期演出中,闽剧已有了广阔的群众市场。多年来,我市广大文艺工作者以福清历史名人、民间故事为题材,创作出了《魂断燕山》、《灞陵伤别》、《流民图》、《门槛刀痕》、《叶相选婿》等优秀闽剧作品,这些作品或以曲折的情节吸引人、或用生动的形象打动人、或以丰富的内涵教育人,参加各级各类汇演均取得优异成绩,打响了福清“闽剧之乡”的品牌,且因其通俗,融入了本土优秀文化的精髓,深受广大农村群众喜爱,经年盛演不衰。 “在这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期,文艺工作者有责任创作出更多乡土题材的作品,提升城市软实力,让市民享受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纪国灿表示,只有立足福清优势传统闽剧产业发展,才能让闽剧艺术真正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让群众成为享受文化的主体。 纪国灿说,要让闽剧“福清现象”再现,必须把闽剧文化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理清福清闽剧文化产业发展的理念和思路,深入研究闽剧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加强行业管理,引导闽剧产业有序健康发展,同时建立人才培养机制,解决闽剧剧目创作和演出人才短缺问题,挖掘本土文化资源,提高闽剧演出水平,增强文化产业发展生命力,为实现福清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