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鲜肉”群体在娱乐圈的乱象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了。这类群体因为高颜值吸粉无数,却在演技等诸多方面无法挑起大梁而引起争议。长此以往,人们心中的小鲜肉,多被冠上“不敬业”、“耍大牌”之名。
如今,对于“小鲜肉高价片酬乱象”的讨论,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何为天价?一部电视剧的预算,50%-60%用来支付演员的片酬,更甚的将比重占到80%。他们仗着自己的知名度,片酬一开价就是上千万,制片方往往基于鲜肉的热度,妥协与他们合作。
有数据统计,各路小鲜肉在2016年开启大银幕吸金大战。以吴亦凡、鹿晗、井柏然和陈学冬为首的鲜肉帮派,年度电影票房受益近75亿!但影片的质量如何,又得另当别论了。
对于鲜肉乱象的现象,坐不住的,是一批演戏多年的老戏骨。继不久前成龙大哥怒斥小鲜肉“不敬业”、“看你几时完”后,老戏骨陈道明也加入“放豪言批演员”的行列。对于小鲜肉的天价片酬问题,他把侧重点更多放在演员的“责任心”上,“拿了这么多钱,是不是干了这么多的事,是不是对得起你的观众。”
而汪明荃老师对于小鲜肉的天价片酬的现象,连连表示“无法想象”。
不可否认,事情的存在都有其合理性,天价片酬也不除外。 不少圈内大咖表示,天价片酬是市场的选择。的确,小鲜肉拥有超高的人气,他们为了增加自己的知名度,赶通告,接各种广告商,换来大量粉丝的同时也牺牲了很多私人空间和生活。他们开出天价片酬的要求,完全对得起自己的知名度。
然而,巨额的片酬当道,带来的是影视作品不得不在制作上节省开支,从而带来作品质量的下降、观众一片骂声等后果。这其中的不合理性,更是不能忽视。 为了更高的“吸睛量”和市场的综合考虑,对于演员“高片酬”的无理要求,制片方也就忍了。但让人无法接受的是,这些人拿着钱却不好好拍戏。现场不背台词、全靠后期配音、为了赶戏,远景和全景等让替身拿着他的面具顶替拍摄。这些耸人听闻的现象,违背了演员的职业道德,又怎么值得拿走那么高的片酬呢? 17年东方卫视春晚小品《拼助理》,讲的就是小鲜肉的攀比现象。乔杉饰演的小鲜肉,“11个字要背半年”令人捧腹,而导演的那句“这都是腕儿啊!有他们才有收视率”实在让人心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