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期造福工程什么时候完工呀 我们好多村民都想知道。”11月23日,记者来到位于半山腰的罗源县飞竹镇杞坑村,听说记者是来采访造福工程的,村民雷增建忍不住发问。“快了!快了!”飞竹镇镇长林华回答。 雷增建告诉记者,一期建设时,房屋自建要一下子花一大笔钱,许多乡亲没有这个经济能力,现在二期的办法很好。 “一期造福工程完成后,我们进一步听取群众意见,吸收好的经验,创新工作思路。二期工程将以商品房模式减轻农民自建房屋的经济负担。这回,要让乡亲们花更少钱,住更好的房子。”林华给雷增建算了一笔账,二期工程引入地产商建设限价房,出售给造福工程扶助对象,房价进行限价,每平方米2000元左右。以一户5口之家买一套100平方米的限价房为例,总价20万元,镇里帮农民联系贷款,首付30%即6万元,除去造福工程补助每人6000元(总计3万元),每户只需首付3万元,即可住上100平方米的商品房。 林华说,二期工程占地15亩,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拥有住房188套,可满足800多人的搬迁需求,目前已有150多户预定登记。项目布局科学合理,通水、供电、排污、道路硬化、小区绿化一应俱全。这样,不仅是二期居住环境美了,也使一期工程的居住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因为二期与一期只隔一条街。 在镇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一期造福工程铁线洋住宅小区。 崭新的路灯,整洁的街道……在沿街店铺里忙着手工刺绣的雷孝燕,提起三年前入住新居的场景,依然掩不住内心的喜悦。雷孝燕来自杞坑自然村,距离飞竹镇区五六公里。2008年,飞竹镇造福工程一期开工,政府负责基础设施建设,搬迁群众自建房屋,在飞竹镇铁线洋建起了两行联排住宅。2009年,工程完工,塔里、杞坑等14个自然村的113户530多人先后搬迁入住。 花了20万元自建房屋,雷孝燕一家从“山里人”变为“镇上人”。雷孝燕说:“以前住的是破旧的小木屋,现在住的是大楼房;小时候,走路到镇里上学要半个多小时,现在我女儿上幼儿园,只要过条马路就行;以前,家里没什么收入,现在,我父亲在石材厂打工,丈夫做厨师,我闲时做刺绣,一个月能挣几千元。”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人居环境要明显改善。”飞竹镇领导告诉记者,“造福工程搬迁并非简单的搬迁。在改善群众居住条件的同时,必须充分考虑群众居住环境、子女教育和劳动就业等,并通过帮助贷款等办法减轻群众搬迁的经济负担。” 飞竹镇造福工程二期的工地,位于镇区飞竹公园的山脚下。公园里200多亩竹林散发着幽幽的竹香,一个出口特别开在小区旁,今后,公园就是搬迁群众的后花园。以小区为中心,半径500米画一个圈,就能把飞竹镇中心小学和飞竹中学包围在里面,孩子上学走路都不要10分钟;小区出门几步路就是镇卫生院。 林华告诉记者,除了新居完善的配套之外,政府还将负责给搬迁群众找工作。“到隔壁西兰乡的板材厂打工,一个劳动力一天赚150元没问题,搬迁群众一个月还1000多元的房贷是很容易的。从安居到宜居,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这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罗源县农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罗源县正结合新农村建设,积极推进像飞竹镇这样的扶贫搬迁造福工程。2012年,全县计划完成造福搬迁228户918人,涉及6个乡镇18个建制村26个自然村;2013-2015年,计划完成造福搬迁1701户6862人,涉及11个乡镇66个建制村112个自然村。到时,许多群众不仅可改善居住条件,还能过上新的生活。 本报记者 刘见闻 郭政 通讯员 林克诚 郑秀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