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庙“高昂”重修费只因当时通货膨胀 本报讯 (记者 吴志明 陈晓东 文/图)一座约300平方米的寺庙花了5亿多元重修 近日,市民王先生拨打本社24小时热线96339报料。这里面有什么玄机 记者走访得知,原来,这“高昂”的重修费,只是因为当时的通货膨胀。 “许志北首倡乐捐3000万元,许志慨乐捐1500万元……”近日,记者在王先生的带领下,来到晋江龙湖镇梧坑村观音宫。这是一座面积300平方米左右的寺庙,看起来与普通的寺庙并没有什么不同。在王先生的指引下,记者发现了其中的玄机。 只见一块嵌在寺庙大门旁边墙上的青石板,整整齐齐记载着1948年时的“重修本寺乐捐芳名”。记者注意到,名单里总共有45个人,许志北捐款最多,为3000万元,捐款最少的也有10万元。45个人总共出资逾5.33亿元,重修了这座寺庙。据该寺庙负责人许先生介绍,该寺庙供奉的是观音菩萨,已经有200多年历史。 为何寺庙的重修费这么高 泉州学研究所林少川所长表示,20世纪20年代末与30年代初,国民党政府实行法币政策,规定几家银行发行的纸币为法定的全国统一流通货币,简称法币。同时,政府禁止银元在市面上流通,并强制将白银收归国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通货恶性膨胀,法币急剧贬值,物价疯狂上涨。 林少川介绍,新中国成立前法币100元可购买的物品分别为:1937年可买2头牛,1938年可买1头牛,1941年可买1头猪,1943年可买1只鸡,1945年可买1条鱼,1946年可买1个鸡蛋,到1948年则连1盒火柴都买不起了。新中国成立后,为控制通货膨胀,中国共产党于1955年3月1日发行了新人民币,收回当时的旧币,1万元换1元。因此当时重修的5亿多元相当于1955年的5万多元,就没什么奇怪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