忒有料

宁化客家文化:葛藤绽新枝 更待繁花开

  阅读提示:

  汉族客家民系创造的客家文化历经1000余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客家文化以其包容性、根植性、向心性、价值性而著称。然而,如何保护与传承宁化客家文化,眼下仍困扰着当地政府及民众。宁化客家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需要进一步的挖掘与建设,此项工作任重道远。

  基层人物:

  刘善群,77岁,宁化县人,国家文化部华夏文化促进会客家研究所特邀研究员、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客家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宁化县客家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时间地点:

  12月3日,刘善群先生家中。

  记者:

  这些年,世界各地的客家文化研究方兴未艾,发展也很快。目前,宁化的客家文化研究处于什么状况

  刘善群:

  宁化的客家文化研究从“修志”开始。

  近30年来,宁化一直从事客家文化研究,成果不小。我的论著以及与他人合著、合编的客家研究著作有近百本,上千万字,主要有《客家礼俗》、《客家与石壁史论》和客家小说《葛藤凹》等。这些都为宁化石壁客家祖地品牌的打响提供了有力的学术支持。

  1984年4月,我被县里派去参加省地方志会议。当年7月31日,被任命为宁化县志办主任,主编《宁化县志》。

  宁化自唐开元十三年(725年)建县以来,一共修过5次县志。其中第四次即清代李世熊主修的县志被誉为“天下名志”。因此,主编第六次县志,我感到担子很重。

  1986年,我到永春参加省方志委召开的会议后,跑了26个省份,搜集千万字的资料,四改纲目,六番评审,三易总稿,经过艰苦努力,最后成书。1992年冬,宁化第六部县志出版,全书127万字。

  这部县志的特点之一,就是把“客家”作为宁化人文的一大特色编入,阐述宁化石壁是客家摇篮的观点。为了搜集、论证宁化在客家流迁史上的作用,我专门请人调查、收集宁化的族谱、姓氏渊源。对客家史的研究,宁化走在闽赣客家县的前列。

  记者:

  一个地方的文化,最熟知的应该是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他们也是发掘和保护的主要力量。你们具体都做了哪些工作

  刘善群:

  积极投身祖地建设,助推客家文化旅游产业发展。1990年12月,我以个人名义向县委、县政府提出《开发客家祖地的设想和建议》。最核心的内容是开展客家研究、建设客家公祠、立客家祖地石碑、开发石壁,从而促进宁化发展。从此,宁化县拉开了打造客家祖地这一世界品牌的帷幕,开展了“客家民俗文化节”、历届祭祖大典等活动。如何让客家文化形成产业,让客家祭祖拉动平常的寻根谒祖、观光旅游 我觉得,一定要通过好的载体提升文化影响力。

  这几年,宁化县提出搭建一个文化平台、唱红一首歌、拍好一部影视剧的设想。目前,以客家祖地石壁葛藤凹历史为题材的电影和电视剧《葛藤凹》正在播映。

  此外,我们还组织相关人员多次到香港、台湾、广东、上海等地以及印尼、马来西亚、泰国等国进行联谊,与客属社团和乡亲沟通,为宁化石壁客家祖地争取朋友、争取支持。

  记者: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目前,宁化客家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还存在哪些困难

  刘善群:

  首先是人们的保护意识还不强。老物件是客家文化的物质载体,客家博物馆建成后,需要大量的客家文物,但发现很多东西都损坏、破败了。比如,宁化延祥村历史悠久,曾经有不少深宅大院和石头、石板砌成的村道,但村民并没有意识到它们的珍贵,任由老房子塌损,甚至将石板道翻新成水泥路面,非常可惜啊!

  大环境的一些变化,也在影响着客家文化的传承。许多从海外回来祭祖的客属乡亲,都希望多听到乡音,可现在宁化,很多小孩子都不会讲方言了。虽然提倡要讲普通话,但如果能让宁化孩子从小也学讲客家话,进行双语教育就更好。  这些年来,宁化县政府及地方群众在推进客家文化保护与传承方面下了很多功夫,但宁化是个老区县,政府的财力有限,难免捉襟见肘。我希望政府多做一些宣传,让老百姓重视起来。一些建筑、遗址等,如果暂时没有资金进行维护,也应该划为文物保护单位。文化部门应该抽调人手,进一步做好普查登记工作,实施力所能及的保护。

分享
发评论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热门阅读

Copyright 2018 52FuQing.com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