忒有料

记者与专家面对面 六问晋江县域发展新经验

核心提示:

“要积极推动自主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从要素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要重点加强民生保障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12月7日,《中国县域发展:晋江经验》首发座谈会在晋江举办,来自中央、福建省各单位及高校的专家名士围绕“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创新驱动县域科学发展”主题作发言和交流,为推动晋江县域经济发展建言献策。本报记者近距离与几位专家对话,请专家针对影响当前晋江发展的突出问题把脉支招,从转变发展方式入手,正视发展差距、叩问发展难题、寻求破解之道。

一问:晋江如何保持经济发展活力

创新人才培养环境 构建区域创新产业链

  十八大报告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晋江撤县设市20年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经济总量快速壮大,经济质量不断提升,成为福建“首强县”,已连续11年跻身于全国县域经济十强县,创造出了闻名全国的“晋江经验”。那么,晋江经济发展的亮点是什么 短板在哪里 要如何更好更快地发展呢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晋江经济发展最大的亮点。”福建省江夏学院人文学院院长黄陵东教授表示,晋江以民营经济为主,民营企业数量达到15000多家,同时,企业和企业家是本土的,品牌和技术是本土的,利润和税收是本土的,企业决策、经营、创新是自主的。这种“内发外向”型的发展,既能够充分释放本土的强大内能,又能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和国内外市场促进发展,有助于创富于民、创富于政、创富于本土。

晋江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特别是在科技创新方面,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高技术含量、较高附加值的高精尖企业及产品,这也成为制约晋江经济发展的“瓶颈”。

“人才是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政府必须为自主创新培育良好的生态环境。好的环境就是一个吸引人才的强力磁场,培育城市创新精神的沃土!”黄陵东建议,政府必须在创新环境上下功夫,包括创新政策环境、人文环境、法制环境、管理环境。还要进一步加强区域创新链构建,包括孵化器、公共研发平台、风险投资、产权交易、市场中介、法律服务、物流平台等,培育形成创新产业链。

二问:晋江城如何打造才能更具魅力

凸显侨乡和产业优势 高标准高品位建设

城市化和工业化互动并进、协调发展,是现代化建设的“双引擎”。当前晋江按照“提升中心城区、拓展南北两翼、推进组团建设”的思路,构建大城市发展框架,掀起了新一轮城市大建设的热潮。如何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更好地融入“大泉州”环湾发展,打造宜居宜业的滨海新城

中共福建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赵彬提出,晋江组团建设在拓展规模和加快建设速度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建设的高标准,在“细节”上匠心独具,精心构筑城市的立体轮廓,精心研究城市的色调,注重建筑的整体效果,对每一个项目都要力求按精品打造,体现高标准、高水平、精细化的建设要求。同时,在提升城市品位过程中体现城市的特色,杜绝“千城一面”,要注重把历史文化、地域文化融入到城市建设中,存留在现代城市和建筑中,延续城市的文脉、留住城市的记忆,塑造城市的精神,体现当地历史文化的厚重感、体现历史和现代交融的时代感。在城市特色塑造上,凸显闽南侨乡城市个性的同时,依托体育用品制造的产业优势,打造中国体育名城,构筑滨海运动休闲、度假旅游胜地。

当然,加强生态城市的建设和环境保护也刻不容缓,要以创建生态城市为载体,倡导节约资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实施水生态保护工程,加大重点流域水环境的治理、江河流域生态修复,加强城市绿道网、城乡绿地系统、生态廊道和森林生态保护体系建设,集中力量对重点污染行业进行治理。

在统筹城乡发展上,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社会政策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王春光关注到晋江新农村建设的实践,“目前晋江推动的‘百村示范、村村整治’工程重点是村容整治和旧村改造,在实际操作中应该充分考虑农村的不同特点,比如城中村和城郊村需要纳入城市规划,在旧村改造时要适当保留特色民居,探索用多样化的方式去保存村庄文化和历史记忆。”

三问:打造文化强市,我们的着力点在哪里

转换文化发展战略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晋江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是“晋江经验”与“晋江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让文化更好地为晋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呢

福建社会科学院课题组组长管宁表示,当下,推动晋江从经济强市向文化强市发展战略的转换十分必要。所谓文化强市发展战略就是城市文化综合发展能力的全面提升战略。要有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不断提升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要使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城市的支柱性产业,并体现在富有活力的当代文化创造、优化的文化产业结构、灵活高效地文化管理机制、文化人才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有效发挥;要使文化的发展渗透并带动城市其他领域的发展,切实起到推动城市产业转型和产业升级的作用;要创建富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树立深入人心的城市文化形象。

“文化产业是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且唯一逆势上扬的产业,它的特点是没有污染、能源消耗少、且能够提升产业层次,创造gdp。”赵彬表示,目前晋江经济发展的文章已经做得很好,经济基础扎实,政府也很注重文化建设,市中心的文化设施建设方兴未艾、档次也较高。他认为在文化产业建设上,要尊重发展规律,不能生搬硬套发展实体经济的经验,要研究文化发展自身的规律和条件,政府要做好调研统计工作,准确判断文化产业发展的状况和前景,调动地理区位优势和文化要素等资源;文化产业发展需要支持,尤其发展初期政府政策、资金、税收的支持很重要,对有发展前景的文化产业要加大扶持力度,这样才能对其他有意愿发展文产的企业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四问:如何创新社会管理,推动和谐晋江建设

政、企、社多元互动 协同共治促和谐

  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分享
发评论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热门阅读

Copyright 2018 52FuQing.com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