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没有想到,这座端门竟是一个死亡陷阱 古人墓葬发掘中出现的种种, 能让我们与过去对话,与文明沟通, 这让我们更加热爱考古。 但是考古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危机, 却也不容忽略。 有时候,一座看似华丽无比的端门, 却是墓主人对试图进入地宫的人设下的死亡陷阱。 ![]() 在近年来的考古发掘中, 宝鸡屡屡出土珍贵的古代青铜器, 被称为“青铜器之乡”。 在宝鸡北原上一个名为陵原的小村庄旁, 有一座封土大墓。 随着这座大墓的发掘, 一段辉煌又沉重的历史逐渐浮现在人们眼前。 世所罕见的端门、危机重重的陷阱 2001年4月, 考古队开始对陵原村大墓进行勘探。 勘探结果显示, 大墓的规模惊人,面积接近1000平方米。 考古队在清理一个奇特的建筑时 发现了一组砖雕。 由于浮雕中的人物乘坐的是凤凰, 所以两块砖雕上的图案 被称为“乘凤驾鹤西归图”。 可是寓意大墓主人飞升仙境的砖雕中, 为何会多出骑乘凤凰的这个细节呢? 随着清理继续进行, 考古队发现, 这座奇特的建筑竟然是一座极为罕见, 被称为“端门”的古代墓葬设施。 端门相传为玉皇大帝的南天门, 古人“事死如事生”, 所以现实世界的一些建筑格局 往往也会搬入地下世界。 这座端门不仅美观, 还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这是对试图进入地宫的人 设下的死亡陷阱。 考古队员进入到地宫内部, 原本以为, 这也许是1000多年来 第一次有人进入这座地下宫殿, 但前庭尽头一堵倒塌的石门 却让队员们紧张了起来。 倒塌的石门由 两扇门板、两侧立柱和一根石梁组成, 所有构件全是用整块石头雕凿而成。 经过仔细观察,考古队员发现, 倒在地上的两扇石门竟然没有门轴! 也就是说它根本不能旋转,更无从开启, 而是靠榫卯结构,整个镶嵌在门框中。 据宝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军社介绍:这种镶嵌结构的石门是打不开的,除非把它砸开,然后再退回到端楼来,但端楼又是整个镶嵌在乱石底下,也不可能抽出来。 也就是说没有门轴的石门 和抽取塞石就会垮塌的端门 都属于大墓的防盗设施, 一不小心,后果不堪设想。 这样的设施虽然能够隔绝内外,阻挡盗墓者, 但大墓主人又该怎样下葬呢? 陵原村大墓发掘至此, 还有一个关键问题没有解决, 那就是墓主人的身份。 虽然之前人们认为 陵原村大墓的墓主人是李茂贞, 但只是根据村民的回忆所推测的, 并没有真凭实据。 就在苦于没有证据的时候, 墓葬中发现的一合石墓志和一个精美的石函, 却让考古队眼前一亮,看见了希望。 这些文物的发现是否能确定墓主人的身份? 在那个辉煌的盛唐时期背后, 又有着怎样的真相? 8月12日-8月13日 晚22:01 CCTV-10《探索·发现》播出的 《宝鸡陵原五代大墓》上下集 带你追寻那时的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