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王晶,关智耀执导,甄子丹、刘德华、姜皓文、胡然、徐冬冬等一众大牌明星领衔主演的电影《追龙》在9月30日正式登陆院线,与广大观影群众们见面。一时间,我们似乎又被这部电影带回了那段刀光剑影,义薄云天的港片黄金时代。提到香港风格的黑帮电影,就不得不提到电影中常用的黑话。虽然寝室几个兄弟穿着背心,趿拉着人字拖,围在荧幕前,看山鸡,看浩南,磕头拜把歃血为盟豪气干云的日子一去不返了,但那些耳熟能详的电影中的黑话,如扛把子,龙头老大,双花红棍却依然时时回响在耳边,活跃在影视作品中。今天,小喵带领大家领略一下香港黑帮电影中黑话的魅力。 所谓追龙,何为追龙?依据国内电影命名的习惯,电影名称少有空穴来风,无论是对于时间的描述,类似《阳光灿烂的日子》,还是对于事物的描述,类似《红高粱》,甚至是对于人物名称的表示,类似《叶问》或者《阿飞正传》,必有其起名的依据与意义。回过头来看看《追龙》,英文名称《Chasing The Dragon》,直译过来就是“追寻龙”的意思。影片中是不存在“寻找”或者“追寻”所谓“龙”的,也没有哪个角色的名字里带有“龙”字,那么所谓“追龙”应该从何谈起?
其实,谈起早期香港电影,或者说早期香港风格的电影,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也是其符号化的元素之一,即所谓——黑话。当然,这里所说的黑话跟化肥没什么关系,想要读明白的读者朋友请完成本篇文章阅读之后出门右转绕口令训练区。咱们今天说的这个黑话,还有一种称呼叫做“行话”,是一种流传于江湖之中的,由江湖人口耳相传的一种话术,在网上很难找到系统的文本或者说学习方法,当然,跟日常生活中不常用到,也没有太多人愿意刻意去学也有一定关系。黑话,或者行话,更多地是为了完成江湖同道之间的不愿意为外人所理解的,通过约定俗成的规矩逐步形成的一种,具备一定地方特色的语言形式。而“追龙”,就属于“黑话”范畴中的一个特有的词汇。至于追龙究竟是什么意思,咱们暂且先卖个关子,请先跟随小喵一同领略一番黑话的风采。
谈到黑话,不知情的人对其认识往往停留在“听过,但是没见过”“江湖传说,都市异闻”“虽然听不懂不过感觉好像很厉害的样子啊”这样一种状态,而真正掌握黑话,并且在日常生活中跟身边人的交流中能用得上黑话的人,谈起黑话往往讳莫如深。然而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获取信息愈发便利,所需要付出的代价逐步减少,黑话虽然在互联网上依旧高深莫测,但总归不至于踪迹难寻。肯下功夫找,用心去整理,总能找得到的。黑话在人前也逐步摘下了神秘的面纱。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小喵给大家简单说一说艺术作品里的黑话~
说到文艺作品中的黑话,小喵不得不提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典型:“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这两句黑话,说它们火遍大江南北,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可以说毫不为过。就算不知道什么意思(当然~也没几个人真的会去计较什么意思~),当对方报出上半句的时候,自己也会下意识地对出下半句的。然而从另一个角度讲,黑话黑到全国人民都知道的地步,也算是黑话届的一股清流了(汗)
这里我们说的“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小喵也是上网查阅了资料之后才明白它们背后确切的意思,分别是“你好大的胆,敢来气你祖宗?”“要是那样,叫我从山上摔死,掉河里淹死”。(再汗)我想日常生活中应该没有哪位读者朋友会这么问候自己的小伙伴。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更像是一种接头暗号,作为黑话的一种代表,一种符号象征流传于世,其背后确切的意义仿佛倒没那么重要了。同样,早年的香港电影中,黑话同样是作为一种文化被人们所认同,模仿并津津乐道的。而这其中,又以无数人的青春梦《古惑仔》为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作品之一。
你可能已经不记得“文雀”这个词在他们的嘴中意味着小偷,扒手;可能已经想不起来“金手指”和“内鬼”有着一样的身份,指警察在社团之中的卧底的意思;你可能把三大罪状中从字面上最难理解的“洗马榄”(挪用公款)和“着红鞋”(与警方勾结)抛在脑后。但我想你绝对不会忘记“龙头老大”“扛把子”的意思,说起“堂主”还有些肃然起敬,提到“双花红棍”依旧会热血沸腾心情澎湃,这就是黑话的魅力。这黑话远非一个词,与其背后所代表的一个意思那么简单,更多地,它是一种文化,一个时代,甚至整整一代人的追寻,与无数衔尾而至的文字,音响,影视艺术的衍生品,它是一种现象。让我们回过头来说说《追龙》。
开头小喵说过,“追龙”这个词,同样是黑话。它出身于港片,却又出离于港片。对于“追龙”一词的解释是,吸毒者用打火机加热锡纸上的毒品,随后吸食产生的毒烟。
如何?我们回过头来再看一看这部电影,两位主角一位是穷困潦倒,偷渡到香港抱着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态度,刀头舔血,一步步杀到香港毒枭老大的位置,另一位则是不甘心做小警探庸碌一生,不择手段爬到华人总探长高位,掌控香港三万警察,手握治安大权的位置。为了垄断香港黄赌毒三大经济产业,二人结拜为兄弟,一黑一白权势滔天的故事。现在细品这“追龙”,是不是有了一些不一样的味道?
“黑话”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到现在已经逐渐走入了文艺作品的创作之中。无论是《鹿鼎记》,还是《老炮儿》,从《古惑仔》到《追龙》,人们从来没有刻意去使用,或是去避免它们。但同样没有任何一种语言形式能代替“黑话”给观众带来的,从感官到心里的刺激。非要说,那便是黑话独有的一种痞气,一种魅力。也叫,“江湖气”。 儿郎青衫白马,仗剑天涯;姑娘锦缎罗裳,对镜贴花。世界之大,谁还没个江湖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