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狮市人民政府代市长 张贻山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2年工作回顾 今年是本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一年来,我们在上级党委、政府和石狮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下,紧紧围绕“质量石狮、二次创业”发展战略,锐意进取,真抓实干,较好完成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主要工作和成效: (一)坚持“稳中求进”,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积极应对国内外严峻的经济形势,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困难,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年实现生产总值500亿元,增长13%(预计,下同);财政总收入50亿元,增长18.1%,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0.4亿元,增长26.8%。经济综合实力位居全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第23位、保持全省第2位。 一是服务措施扎实有效。出台支持企业自主创新、扶持第三产业、稳定工业发展、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发展海洋经济和旅游产业等一系列措施。大力推行按实计征,启动“营改增”试点工作。实行领导挂钩企业制度,设立企业服务事务所,推行免费代办服务。成立市金融办、上市办,举办金融服务周系列活动,建立政银企沟通常态机制。 二是“三驾马车”拉动有力。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2亿元,增长26.3%。165个“五大战役”项目完成投资233亿元,其中泉州市级以上重点项目投资52.6亿元,完成年度计划13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2亿元,增长17.5%。自营出口17亿美元,增长5%。成功举办第十五届海博会和第三届海西国际时装周,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上海面辅料展等展会,市场拓展取得新成效。 三是招商引资全面加强。成立市投资促进办,开展“大招商、招大商”活动。加快建设国际轻纺城、中小企业创业基地、甲骨文纺织服装创新发展云等一批产业平台和载体。积极参加珠三角民企对接会、“9·8”投洽会,成功举办全省海洋产业项目(石狮)对接会,对接“三维”项目25个,投资总额31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历史可比口径)3.7亿美元,增长12.1%。 (二)坚持“转变提升”,结构调整迈开新步伐。三次产业继续优化,比重为3.1:58.1:38.8。 一是农业经济稳中有升。农业总产值33.8亿元,增长1%;水产品加工业产值17.3亿元,增长1.6%。农民专业合作社99家,其中3家获得国家工商总局商标注册;水产品加工企业84家,其中3家获得欧盟卫生准入许可,7家获得国际食品安全保证体系认证。 二是工业经济巩固提升。工业增加值262.9亿元,增长14.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21.5亿元,增长17.5%。启动“东方米兰”计划,荣获首批全国纺织模范产业集群、中国服装产业示范集群称号,纺织服装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51%。海兴ptt一期、华宝明祥食品冷库等一批项目竣工投产。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新增专利授权560件、国家创新基金项目7个、高新技术企业6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个。 三是第三产业提速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194亿元,增长10.9%。加快发展总部经济,设立石狮总部大厦,申请注册运营中心64家。实施24个总投资212亿元的“第三产业发展年”活动项目,推进星·期·yi服饰创意博览园等重点服务业项目,荣获中国创意产业政府推动奖。着力发展港口经济,石湖港货物吞吐量2548万吨,增长0.4%,集装箱吞吐量125万标箱,增长5.8%;锦尚华锦码头2个5000吨级泊位建成投产。成立电子商务协会,会员单位300多家。建明酒店成为首家五星级旅游饭店,爱乐、绿岛国际酒店顺利通过国家星评委五星级酒店考评。 (三)坚持“多措并举”,城乡建设取得新突破。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到34.8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75.5%,居全省县级市首位。 一是突出规划引领作用。聘请美国艾奕康、新加坡盛邦等国际著名规划设计团队,修订提升环湾石狮片区总体规划和生态环境规划、祥芝渔港风情特色小镇规划、城东新区(幸福新城)规划、永宁镇总体发展战略和旅游规划;委托清华大学开展石狮城市品牌形象策划。 二是城市发展步伐加快。启动全域城市化综合改革试点前期工作。抓紧钞坑、城东、城北、洋内亭、镇中路二期、长福、黄金海岸、梧园等片区改造建设,永宁、蚶江两个泉州市级小城镇试点建设扎实推进。开展新型社区建设,环境卫生整治取得初步成效。实施43个交通质量提升项目,完成泉州环城高速石狮互通接线和八七路、北环路、南环路、石泉路、九二路西段等“白改黑”工程,打通嘉禄路东段、金相路北段等“断头路”,加快环湾大道、福辉路、濠江北路、蚶江大道、红塔湾旅游路、石永二路等道路建设。客运中心站建成启用。新增停车泊位1209个。 三是城乡面貌深刻变化。完成18个景观风貌提升项目,扮靓市区26个渠化岛,子芳路、狮城大道、西南环路、沿海大通道等景观旧貌变新颜。扎实推进城市环境卫生管理体制改革,“每月一专题”开展城市“牛皮癣”、占道经营、违章搭盖、违章停车等专项整治活动。加强环保工作,开展“点线面”综合整治,实施30个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建成永宁镇生活污水处理厂。 (四)坚持“以人为本”,人民生活实现新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50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191元,分别增长12.8%和13.8%。 一是惠民措施全面落实。完成8件21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城乡低保标准、新农合筹资标准居全省县级市首位,千人养老床位数和高龄老人补贴水平居泉州市前列,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建成5413套保障性住房,出台危旧房翻建政策,逐步解决危困户住房问题。加强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市场秩序不断规范。 二是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启动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活动,2012年度公共文明指数测评成绩居全省县级市首位。各级各类教育持续发展,石狮一中复办初中,蚶江中学与石狮六中合并办学,率先通过省教育强市暨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市评估验收。开展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在全省率先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有效减轻群众医疗负担;基层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标率100%。成功举办第六届闽台对渡文化节暨蚶江海上泼水节、首届永宁古卫城暨城隍文化节。市博物馆荣膺省科普教育基地及二级达标博物馆,市图书馆被评为全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先进单位。深入开展“生育关怀行动”,人口计生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居泉州市第2位。华侨、企业家捐赠公益事业8000多万元,入选“全国百名慈善城市”,公益慈善指数排名居全省县级市第一。市志愿者联合会荣获全国优秀志愿服务组织称号。顺利完成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双拥、人事、统计、档案、气象、广电、残联、民族宗教、老龄老干、地方志等各项事业均取得新进步。 三是平安建设扎实推进。实施综合警务改革,健全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人民群众满意度和安全感进一步增强,荣获全省平安先行市、泉州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市称号;市公安局荣获全国执法示范单位称号,凤里派出所被评为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加强信访维稳工作,着力化解矛盾纠纷。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人防工作取得新进展,荣膺全国人防信息化建设先进单位。实施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落实持证人员24项优惠政策待遇。完善应急管理体系,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不断提升。全力做好防汛防台风工作。 (五)坚持“马上就办”,行政效能得到新提高。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76件、政协提案218件,办结率100%、满意和基本满意率100%。设立便民服务中心,强化面向群众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扎实开展“下基层、解民忧、办实事、促发展”活动。大力推进“行政大提速”,马上就办,容缺预审,总体审批时限为泉州各县(市、区)最短。监察、审计工作深入开展,惩防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不够大,经济增速不够快,发展后劲还显不足;出口环境趋紧,资金供需矛盾突出,特别是重点项目、小微企业融资难,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重;转方式、调结构进展不平衡;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节能减排、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严峻;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有待加强,交通质量有待提升;社会管理存在薄弱环节,群众关心的就医、就学、住房、出行、保障等问题有待进一步改善;个别工作人员的服务理念、工作方式不适应发展的需要,有的甚至存在不作为、乱作为和消极腐败现象。我们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做好各项工作。 二、扎实推进2013年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