忒有料

恐袭波士顿电影豆瓣评分为何口碑好 真事改编拍摄过程困难

11月17日讯 今天小编安利一部电影——《恐袭波士顿》,正是今天上映的,但感觉知道的人不多!电影聚焦13年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电影想做的,就是对这一事件的还原!

《恐袭波士顿》电影没有复杂的情节,它不关心制造这起事件的人出于何种动机。相反,它想表达的是一座城市在遭受突如其来的灾难时,如何应对。它将画面集中在普通人的身上,集中在细节上,每个人都是受害者,每个人都是参与者,每个人都是奋战的勇士。

这部《恐袭波士顿》其实早在今年1月13日就已经在美国上映,原名Patriot’sDay,IMDb给出了7.4的高分,在烂番茄上也有高达80%的新鲜度和87%的观众认可度。虽然成绩斐然,电影拍摄的过程却障碍重重。

《恐袭波士顿》拍摄困难重重?

波士顿当地的媒体从一开始就对拍摄电影一事表现出了抵制。有人觉得“太早了”,时间刚刚过去四年多,事件亲历者们还没有完全恢复到正常生活中;有些人则认为,将这件事拍成一部商业电影,显然“不够尊重人”。甚至连导演自己都曾一度怀疑拍摄这部电影是否有意义,是否违反了道德。

为了让《恐袭波士顿》拍摄顺利开始,导演和演员们不得不在当地游说、走访,试图传达自己的敬意和初衷——而当他们好不容易做到了这一点,一切才开始走上正道。

在亲历者、当地警察、波马组委会的帮助下,电影里的一切,尽最大可能还原了当年波马爆炸案的真实。许多当年爆炸案的亲历者分文不取,志愿参与到拍摄中。

先来看看这起真实事件,你可能在电视新闻上了解过:

2013年4月15日,波士顿国际马拉松比赛现场突发2起爆炸。爆炸造成3人死亡,超过260人受伤,爆炸嫌疑人在随后逃亡中打死1名警察。

波士顿马拉松的BQ(波马达标成绩)按照性别年龄划分,只有达到BQ标准的选手才有资格报名比赛。达到BQ已属不易,名额又分外紧俏。组委会在报名选手中按照成绩快慢顺序抽取选手,跑得快的人才能入选(赞助商和慈善名额除外)。

选手们都是精英中的精英,而场面过于惨烈、伤亡重大,各种各样的原因,让2013年的这场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震惊了世界。

在这起爆炸案中丧生的3人里,有一名是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姑娘。四年前的4月15日,她永远地离开了她的朋友、她的家人。

逝者已逝,我们能做的就是防止悲剧再发生,这也是历史记录在案的原因之一吧,《恐袭波士顿》豆瓣8.0分,泪点满满,推荐观看!

分享
发评论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热门阅读

Copyright 2018 52FuQing.com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