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讲好普通话,字典小抄从不离身,坚持每天跟读新闻联播;为带好兵,摘抄剪贴带兵资料12本,写下20多万字的读书笔记;入伍两年当上班长,5年后通过自学实现了从初中到大专的跨越。记者昨从武警莆田支队获悉,该支队三中队上士代理排长兼一班班长陈瑞权获评“全军百名好班长新闻人物”。 为学普通话每天抄字典 “从小就想当兵,对部队生活充满向往。”1983年10月,陈瑞权出生在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从小舅舅的军人生活对他和哥哥产生很大的影响,初中时因年龄原因不能参军。2001年,陈瑞权上了高中,那年他刚好满18周岁,就与哥哥一起入伍。入伍前,他就向哥哥下了“挑战书”:比一比谁先入党,谁先立功。入伍一年后,陈瑞权就当上副班长,获得“优秀士兵”称号,他赢了。 “刚到部队,难以用普通话与战友交流,连班长的口令都要猜。”入伍前,陈瑞权生活在粤语环境中,普通话的听说给他带来大麻烦。为了改变现状,陈瑞权买来新华字典,每天从字典中摘抄下20个字制成小卡片,一空闲就拿出卡片,请战友当听众;还主动给战友读报,在战友的笑声中矫正发音;晚上看新闻联播,他就跟着播音员轻声读念。入伍两年,陈瑞权不仅把普通话说好了,还当上了班长,也爱上了学习。 2005年,陈瑞权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当年,他得知部队请地方老师给具有高中文凭的战士上文化课,因自己只有初中学历,陈瑞权只能向领导申请旁听。后来,他报考“军事信息技术与管理”专科专业。“下课后,拉着老师不断追问,直到弄清楚问题,”陈瑞权告诉记者,当时老师教的都是高中知识,只有初中学历的他,只能课后“逼”老师给自己开小灶。三年后,他完成自学考试全部科目,如今他已报名读本科。 看“兵法”写下20万字读书笔记 “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把兵带好。”当上班长后,陈瑞权深感学习文化知识对带兵的重要性,他有意识地从书籍报刊和局域网上学习带兵之道,其间,从各种带兵书籍、报刊中摘抄剪贴带兵资料12本,写下20多万字的读书笔记。“自己的文化素质提高了,能更好地与战友交流,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陈瑞权告诉记者,他将继续已保持10年的读书习惯。 “90后”新兵小陈到部队后吃不了苦,要求父母将其调回老家。当时陈瑞权见小陈将仅穿过一次的内裤、袜子扔掉,在得知小陈不会洗衣服后,陈瑞权将小陈叫到身边,一边帮他洗衣服,一边教他。随后,陈瑞权针对小陈喜欢玩电脑游戏的特点,在业余时间将小陈带到网络学习室,把玩电脑游戏与班组战术结合起来,每过一关都要总结战术配合要领。据了解,陈瑞权当班长8年多,被称为“知心大哥”。 自导自演小品 在班上有几位说话“有气无力”,缺乏阳刚之气的战士,为了让这些战士意识到自身问题又不伤他们自尊,陈瑞权根据战士的实际情况创作小品《底气》,自导自演该小品。战士小林观看后感触很深,在班会上表示要做个有底气的军人。 “他既是带兵能手,又是难得的文艺骨干,文武兼备。”这是战友们对陈瑞权的评价。陈瑞权在观看电影《战鼓》时,想到应将打鼓与战斗精神培育相融合。他向驻地文化馆老师请教,结合广东舞狮时的奏乐改编部队鼓谱,指导20名战士组成“威风战鼓”队,后来,陈瑞权先后3次带领战友敲着威风战鼓登上中央电视台的大舞台。 陈瑞权(前排右)与战友出演情景剧《抗洪赞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