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鹏为什么被打 微博事件频发 凹显中国的“多元化” 此前李承鹏发微博称在成都签售现场被“禁言”,互联网上的议论和争执不断。李承鹏签售成了微博上的“事件”,一些他的支持者挺他,反对者则称他“炒作”。这次的事情再次显示,中国民间热衷政治的对立人士往往缺乏理性辩论的意愿。我们认为,无论出于什么动机,谁动手打人都是错误的,这样的行为应依法认定和处理。文明对待与自己持相反政治观点的人,应成为中国民间的共识。 一些批评人士已经拥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尤其在微博上,他们的影响力名列前茅。与官方舆论逆着来,这看来助推了他们在互联网上的意见传播。近日一名台湾女演员发表了一系列激烈言论,她在微博上“先禁言又迅速复出”,也成为短时间内微博的“事件”。 李承鹏为什么被打 所有这一切再次清楚地显示,中国的多元化已成现实。“多元化”这个词现在通常被正面使用,但其实中国社会对它很陌生,很不适应。对多元化究竟在政治上意味着什么,应如何对待它,全社会存在困惑。 由于媒体的发达,中国的“舆论事件”会越来越多,但这不意味着这些事件真的成了中国人注意力的中心。中国人忙什么,期待什么,在政府和民众之间有着多渠道的互动,微博只是比较抢眼、但总量并不大的一部分。对这种渠道的多元化,公众也应了然于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