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县衙已成民居,住着十几户人家 n本报记者 黄凌燕 文/图 本报讯 日前,莆田市涵江区新县举行纪念古兴化县在湘溪设置县衙及城隍庙随迁700周年活动,全省各地的2000多名来宾参加了纪念活动。记者走访发现,昔日的古县衙如今成民居,已破败不堪。 县衙建起城隍庙随迁 当天,庆祝活动在新县城隍庙举行。记者了解到,古兴化县衙建于1313年,新县古称“湘溪”,为古兴化县城。兴化县设立于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据史料记载:太樟溪以南属兴化县,辖莆田县的大洋、新县、庄边、白沙,仙游县的钟山、游洋、象溪、石苍八乡以及邻近永泰、福清两县部分地区。元代,因原县治游洋“地窄人稀”,朝廷诏令兴化县治从游洋迁至湘溪,后人遂称游洋为“旧县”,改称莆田湘溪为“新县”。 宋代笫一位武状元薛奕出自古兴化新县薛洋村。一代史学大家郑樵毕一生之力,在新县夹漈山撰著《通志》,堪与《史记》比肩。 据新县城隍庙老董事长林元霖介绍,当年古兴化县在湘溪设置兴化县衙,城隍庙也跟随着迁入湘溪。新县古城隍庙里至今还有1033年竖立的由著名书法家黄庭坚书写的“尔奉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的御制戒石铭。 民居留有古县衙痕迹 记者在一位老人的带领下,穿过一座座民居,从一条条小巷子走过,来到一座老民居前。老人说,古县衙就是眼前的老民居。 记者看到民居前支起一口大灶,几名农妇在灶前煮豆皮。采访中,农妇方梅玉对住在古县衙遗址里并不感到自豪。她说,民居年代久远,有些屋子已坍塌,这里还住着十几户人家,一下雨,屋子就漏水。 走进民居,记者看到,下厅堂晒着两排豆皮,墙壁斑斑驳驳。上厅堂挂着香炉。厅堂两边屋子住着村民。支撑厅堂的几根木柱已千疮百孔,需要另架两根木头支撑。民居前晒着谷子。 一位老人说,民居里还留着一些古迹。顺着他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一口古井,还有两个碗状的石槽。村民说,这两个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