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承赞像 翁承赞请旨在全国建立的“养济院”碑 翁承赞,福唐县光贤里漆林村(今福清新厝镇漆林村)人,曾任右拾遗、太常博士、侍御史、户部员外郎等职。唐昭宗天复四年(904年),翁承赞奉命入闽册封王审知为琅琊王。开平二年(908年),翁承赞作为副使,再次奉命入闽册封王审知为闽王。两次册封,翁承赞与王审知结下深厚友情。 后梁贞明二年(916年),翁承赞获准辞官回闽后,王审知立即拜他为同平章事(相当于宰相)。翁承赞不辞高龄,为王审知出谋献策,协助治国安邦,为福建人民办了许多好事,深得百姓的爱戴和同僚的拥护。他的主要政绩在《恩赐琅琊王德政碑》、《王审知墓志铭》等史料上均有记载。 翁承赞的辅佐思想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 一是发展文化教育事业。虽然当时福建各地已普及教育,但各类拔尖人才并不多。王审知为了改变福建文化落后面貌,号召各地“广设庠序”,府有府学,县有县学,乡僻村间设有私塾,使少年儿童得到良好教育,学有成就的人得以深造,从而大大发展了福建教育事业。 翁承赞看到在王审知的努力下,福建教育已得到一定发展,但无培养高级人才的学府,许多人才只能从招贤院中吸取,缺乏规范化和制度化,便向王审知提出在原来创办“四门学”(经、史、哲学、文学)的基础上进行提高,在福州城内留晖门外(今圣庙路)孔庙内“又拓四门学”,继承“四门学”不收学费的传统,提升学校的档次,招收优秀学生,以《四书》、《五经》精深的理论为教学内容,办成福建最高学府,以培养“四方之秀”、“闽中秀士”、国之俊彦栋梁。王审知还聘请著名文人陈郯、黄滔等人任四门博士,教导学生。其主旨在于“聚书兴教,使民知礼义,从善如流。”学业优良的学生,可通过铨叙任官,这使福州文风大振。由是,“乡校皆游,蒙童来来。雅道靡靡,儒风优优。”唐末礼部侍郎于兢所撰《恩赐琅琊郡王德政碑》,对王审知的重教兴学政策给予很高评价:“兴崇儒道,好尚文艺……独振古风,郁更旧俗,岂须齐鲁之变,自成洙泗之乡……常以学校之设,是以教化之原。乃令诱掖蒙童,兴行敬让。幼已佩于师训,长皆置于国庠。俊造相望,廉秀特盛。” “四门学”对培养福建人才起了很大作用。莆田人徐寅回到福建时,就被王审知看中,任为掌书记。后来,李询、韩昌黎、王涤、崔道融、王标、王拯、王倜、杨承休、杨赞周等一大批中原名士慕名来到福建,王审知都予以量才重用,使福建的文化教育提高到新的水平。特别是福州,被誉为“海滨邹鲁”。到了两宋,福建成为全国文化教育先进的地区。由于翁承赞致力教育事业,后人将其誉为“兴闽办学第一人。” 二是安置功臣,整顿吏治。王审知入闽后,不少将士没有文化,虽然他们英勇善战,为官之道却一窍不通,且如何施政安民非其所长。于是,翁承赞向王审知提出安置功臣的计策。王审知立即采纳翁承赞的建议,先后在风岗里、上街、沙堤等地建立“功臣府”,里面建有花园、池馆胜地,让年老的功臣去享福,俸禄不变,每月只要上朝议事两次。同时选拔贤能之人担任文官职务。由于广开言路,下情上达,政治清明,福建经济落伍的局面得以改观。 三是实行屯兵制度。王审知虽然尽力避免福建卷入争强夺土战争,保一方安宁之地,但是为防备列强入侵,养兵甚众,水陆军具备,军费开支巨大。翁承赞提出“精兵简政”,在防卫力量减到不能再减时,提出了“亦农亦兵,且耕且战”之策,拨出大量土地分配给各兵营,在他们保证演兵练武之下进行耕种,既不影响兵士战斗力,又可减少国库开支。 翁承赞的辅佐思想还表现在:推动商贸及对外经济活动。他支持王审知取消闽江流域的所有关卡,使山区与沿海的物资得到了交流。还在黄歧半岛开辟对外贸易港,史称“甘棠港”;寻访文献古籍予以誊写刊印,传播闽中优秀文化;重视农业生产。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鼓励垦荒,围垦造田,扩大耕地面积;兴修水利。扩浚福州西湖、福清祭苗墩海堤、长乐海堤、连江东湖等,鼓励农民种茶。由于福建贸易额扩大,财政收入增加,人民生活也相对安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