忒有料

政协第十二届漳州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摘要)--——2013年1月5日在漳州市政协十二届二次会

漳州市政协主席 谭培根

  2012年工作回顾

  2012年,市政协在中共漳州市委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共召开常委会议5次,主席会议13次,各类协商座谈会48次;收到提案287件,立案284件,办复率100%,满意率99.1%;完成各类视察调研课题27个,向市委市政府提交建议案10份,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批示15件次;报送社情民意信息308件,被全国政协采用5件,省政协采用125件,省领导批示30多件次,连续十年保持全省政协信息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各项工作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提升,为推动我市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和谐、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做出积极贡献。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漳州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咨政建言

  紧紧抓住事关漳州发展全局的综合性、前瞻性问题,发挥政协优势深入开展协商建言。围绕重点区域开发建设深入调研协商。组织委员就加快漳州(古雷-南太武)滨海新区开发建设、打造常山海西滨海华侨城、推进古雷港石化产业发展、做大南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专题开展调研视察,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为市委、市政府提供重要决策参考。围绕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广泛论证求解。重点就推动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厦漳港口一体化管理、加快省运会体育场馆建设以及漳州东立交桥通行安全等课题进行广泛协商。其中关于体育场馆建设的视察建议案得到陈冬书记的批示,吴洪芹市长深入现场办公,协调处理了若干影响进度的障碍,推动了我市体育场馆建设和备战省运会工作加速开展。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积极献计献策。就城市郊野公园规划建设、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建设、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情况以及石材产业与生态环保协调发展等课题深入视察,为建设美丽漳州协商建言。陈冬书记对城市郊野公园视察建议案给予充分肯定,批示要求“市政府及相关县(市、区)深入研究,吸收好、运用好视察成果,把好事实事办好办实,造福群众”。

  此外,按照市委安排部署,主席和两位副主席分别担任全市“十大竞赛”中三个竞赛项目的领导小组组长。主席会成员均分别挂钩联系各县(市、区),并积极参与重大专项工作,协调推动创卫复审、新农村试点、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和古雷港引水工程等工作,为经济社会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二、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献计出力

  坚持心系群众,倾听民意、解民之忧、为民谋利,有力促进了民生改善与社会和谐。着力推动民生问题解决。关于提升城市交通管理、建设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和创新城乡居民医保服务管理等建议案,得到市委市政府采纳;关于加大廉租房税收优惠、规范建筑行业海沙使用等信息被全国政协采用,有关解决新校车上牌、校园医务室建设、农资市场管理等专报件得到省领导批示;此外通过提案督办促进了新农合大病补偿引入商业保险方案的实施和女工特殊权益集体合同的报备等。着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开展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创建和谐寺观教堂等调研视察。针对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视察提出的建议,林明良副市长专门召开会议进行责任分解,并书面反馈落实情况。有关加强涉诉信访工作的专报件得到省、市领导重视批示。同时组织法律界专家开展“法律服务进企业”活动,为企业员工送去法律咨询服务。着力开展结对帮扶工作。积极参与“作风建设年”万名机关干部结对帮扶群众活动,主动走访慰问低保户、孤寡老人和聋哑学校师生。开展少数民族造福工程和一村一品特色村寨建设调研,组织医卫界专家赴少数民族聚居区开展义诊。与我市对口支援的西藏墨脱县政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组织委员为墨脱县捐资66万元,为新疆木垒县捐款20万元。

  三、弘扬传统、彰显特色,为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添砖加瓦

  以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重点,深入挖掘闽南文化内涵,为促进文化发展繁荣添砖加瓦。大力弘扬开漳圣王文化。召开漳州市开漳圣王文化联谊会第二届会员大会,组团163人赴马来西亚参加第四届国际开漳圣王文化联谊大会,与来自东亚、东南亚11个国家和地区的开漳圣王及其部属后裔共襄盛举。向马来西亚华侨社团宣传推介漳州,促成有关侨商组团来漳考察洽谈投资事宜。深入挖掘闽南文化内涵。做好漳州市闽南文化研究会换届工作,影印明正德版、万历版两部《漳州府志》,编印出版《漳州摩崖石刻》和《漳州翰墨遗珍(续集)》。启动《漳州土楼文化》和《中国“海丝”文化·漳州篇》编撰工作,组织开展“海丝”遗址保护情况视察,推动漳州“海丝”正式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积极营造社会诚信氛围。以市诚信促进会为依托,广泛宣传倡导诚信文化,深入开展诚信主题创建活动,会同有关部门大力开展“两新组织”诚信教育,探索建立非公企业社会责任评估体系。积极推动诚信建设向基层延伸,促进龙海市和云霄县先后成立诚信促进会。

  四、创新载体、增加互动,为拓展漳台交流合作内涵先行先试

  把握先行先试重要机遇,推动漳台交流合作朝更宽领域、更大规模、更深层次迈进。推动漳台经贸合作环境优化。运用政协履职各种形式,努力为促进漳台交流破解难题。关于台商投资区重点项目建设视察建议案得到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关于加大对中小台企信贷扶持、健全两岸货币清算机制、开通东山对台海上客运航线、关注台商隐名投资纠纷等一批信息被全国政协、省政协采用。拓展台胞来漳寻根对接平台。认真做好台胞联宗续谱服务,新征漳台族谱200多部,累计已有53万多人次登陆漳台族谱对接网站开展族谱对接。成立海峡两岸(漳州)宗亲文化交流中心,成为全国首个以宗亲文化为主题设立的对台交流基地,得到两岸各界普遍赞誉和国台办肯定,目前中心扩建方案已上报国台办立项。扩大漳台宗亲联谊互动往来。组团赴台开展漳台宗亲联谊,拜会连战、王金平、江丙坤等漳籍台湾政要,召开台湾宗亲代表座谈会。积极参与第八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在会上举行漳台宗亲文化图书展暨《台湾涉漳旧地名与聚落开发》新书首发式,成为首个以设区市为单位赴台举行的专题书展。配合省台办做好台湾名人漳州祖籍地调查,先后接待台胞13批192人次。

  五、健全机制、激发活力,为推动政协履职创新夯实基础

  统筹推进党派、界别、委员、专委会和机关“五位一体”建设,有效提高履职科学化水平。重视加强委员学习。先后组织新当选的211名委员开展两次集中培训,同时组织委员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列席市委中心组学习(扩大)会专题讲座,努力提升委员服务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能力素质。健全政协履职机制。完善主席会、常委会议事机制,定量考核专委会工作,开展委员履职“五个一”活动,要求委员每年至少提交1件提案、1则信息、参与1次调研、1次视察、1次化解矛盾工作。健全党派、界别联系服务机制,促进各党派团体提交大会发言9篇,各界别开展视察调研72次。探索党内监督与民主监督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制定出台加强提案办理工作的意见,评选表彰22件年度优秀提案。加强工作联系交流。积极参加各种经验交流座谈,认真配合省及各地市政协工作,联合完成近30个专题调研协作。坚持一年召开两次市、县(市、区)政协主席联系会,形成工作良性互动局面。协助做好各级领导莅漳考察接待,先后接待党和国家领导人5人,省部级领导47人次。

  在开拓奋进的履职实践中,我们及时总结形成四点共识。这些共识蕴含了事业进步哲理,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要原则。

  一是在政治方向上必须始终围绕党政工作中心。以“党委想什么,政协议什么;政府做什么,政协帮什么;群众盼什么,政协说什么”作为履职重要切入点,坚持履职不越位、参政不干政、帮忙不添乱,不打横炮、不放空炮、不搞马后炮,确保各项工作始终与党委政府思想同心、目标同向、行动同行、节奏同步。

  二是在工作作风上必须大力倡导务实开拓精神。要把改革创新、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贯穿到政协工作全过程,努力做到视察不扰民、调研不敷衍、提案不忽悠、信息不添乱、建言不绕弯、监督不折腾、切实不表面,确保在虚功实做、虚实结合中有效推动理论创新、思路创新、方法创新和机制创新。

  三是在履职主体上必须充分发挥委员智慧力量。要把落实委员履职“五个一”作为激发政协工作活力的重要依托,充分调动委员参政议政积极性,鼓励委员“敢说话、说真话、说有用的话”,确保政协委员“在位、在岗、在线”,“立德、立功、立言”,使政协整体优势得到充分体现。

  四是在成效检验上必须坚持以人民满意为原则。要始终把实现人民意志、维护人民利益、反映人民心声放在首位,努力树立亲民为民的价值追求和工作主线,在工作理念上更加突出群众意识,工作思路上更加关注民生议题,工作方式上更加贴近群众贴近基层,从更高层次上实现让群众满意的目标。

  2013年工作意见

  2013年,是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也是市政协再接再厉、开创新局面的重要一年。市政协常委会要在中共漳州市委的领导和省政协的指导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牢牢把握团结民主两大主题,解放思想、务实创新,充分发挥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重要作用,为加快建成创业创新的活力漳州、又富又美的幸福漳州做出新的贡献。

  一、紧扣主题主线,在推动科学发展上做出新贡献。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特别是市党代会提出的建设“田园都市、生态之城”、推进“工业化提速、城市化提升、现代农业提效”等重要部署,积极协商建言,使政协各项工作更加符合漳州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深入跟踪研究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努力探索培育新增长点的关键所在,围绕推进城镇化、发展海洋经济、实施创新驱动、加快重点项目建设以及提高服

分享
发评论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热门阅读

Copyright 2018 52FuQing.com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