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讯 去年9月,对福州的菜农来说是段灰暗的日子,菜价从那时开始走入低谷。而从去年11月开始至今年1月初,菜价逐渐走至高位,市民开始感受到餐桌上绿色蔬菜带来的“负担”。1月6日开始,我市启动蔬菜价格协商机制,16种大众蔬菜的零售均价应声而降。菜价高低起伏的原因何在 在春节来临之前,记者沿着种植、批发到销售环节,走访了菜农、批发市场、超市及主管部门,寻找和解析左右菜价的因素。 菜农在海峡蔬菜批发市场自主交易叶绿菜 菜农:价低滞销 价高畅销 24日15时,闽侯县南通泮洋瓜山片蔬菜基地,得益于前段时间的晴好天气,绿油油的蔬菜长势喜人。菜农刘文辉将一筐筐刚摘下的上海青,抬上驶来的皮卡车。“这是送去永辉超市的,批发价2元1公斤。”刘文辉承包的菜地里所出产的上海青有80%直供给永辉超市,尽管价格比批发市场稍低,但量大、稳定。待车子装满驶走,他站在田边和记者简单聊了几句,又走至种植艾菜的大棚。“冬天吃火锅的人多,艾菜的行情好,现在批发价到了6元1公斤。”刘文辉说。 “种菜的成本有地租、人工、农药、化肥这些。这几年人工、农药和化肥都涨价了,占到成本的8成。”但成本的增加远不如价格的起伏让刘文辉忧心。回忆去年9月份菜价大跌时,他颇为感慨。现在种菜,价格低就意味着滞销,价格高反而销量好。至于价格起伏的原因,刘文辉说不出所以然,只知道跟着大家的价格走。 市场:看天看量看全国 闽侯南屿,距离刘文辉的菜地20分钟左右车程,就到了福州蔬菜的集散地——海峡蔬菜批发市场。这里每天交易的蔬菜总量近2000吨,占福州蔬菜日交易量的7成。 16时,正是市场交易的高峰期,一车车蔬菜运入、驶出,一派繁忙景象。从去年开始,叶绿类蔬菜便可直接在市场内自主交易,免收交易手续费。这一措施年让利逾200余万元,使得像刘文辉这样的菜农可以自定价格,在市场内与蔬菜零售商自主交易,叶绿类蔬菜批发环节成本得以降低。 但这仅限于叶绿类的蔬菜,其他蔬菜在市场内仍以批发商的形式批入售出。据统计,海峡蔬菜批发市场交易的所有蔬菜,约有5成来自福州本地的散户和基地,其中基地占15%、散户占35%;其余5成来自外地。“当外地的菜价低时,批发商就会从外地入货;当外地的菜价高时,福州的蔬菜就会流向外地。这就意味着,福州的菜价直接受全国各地的菜价左右。”海峡蔬菜批发市场副总经理林修建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