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观念 防止“盛宴”变“剩宴” □ 记者 王沐 卢桂林 钟丽琳 文/图 春节临近,家庭聚会、朋友聚餐、公司年会等活动绝大部分都在酒店或大小餐馆举行,享受美食的同时,不少盛宴变成“剩宴”。记者于1月28日走访了岩城多家酒店和餐馆发现,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反思“舌尖上的浪费”,就餐后会把剩余的菜打包,“光盘”离开。即便如此,浪费现象仍然严重。 多点菜为的是派头 上月28日晚9点半左右,记者在一些酒店的包厢内看到,客人用餐完后,餐桌上杯盘狼藉,满桌剩饭剩菜。“这个包厢是三位客人用餐,点了9个菜,他们今天是特意来吃眼镜蛇汤的。”正在收拾桌面的服务员告诉记者,“很多客人都认为,吃得太干净不好看,打包带走又显得寒酸,明明吃不完,又怕别人觉得小气,就会多点一些菜。”记者看到汤盆中还剩下一半的食物,而各个碟内也或多或少剩下一些。 不久,其他服务员推着一米多高的圆柱形塑料桶进来,“太可惜了,这个蛇汤一盆要一千多元呢,相当于我一个月的工资。”服务员边说边把剩下的食物倒入桶内:“一天下来,一般会倒掉3到4桶食物。” “打包族”动起来 “我们都有提供打包服务,但有时候客人不愿意打包,我们也不可能回收,只好倒掉。”某餐厅经理郭先生告诉记者:“一直以来,打包的基本上都为女性,很少看到男性愿意打包,他们可能会认为这是有碍面子的事。” 市民杨先生说,以前他还因为打包的事跟他的妻子争吵过,因为在喜宴上帮助其他人打包而被妻子误认为自己在打包,让妻子觉得很丢脸。“其实,这有什么啊,节约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啊。” “以前跟领导一起吃饭,看到桌上的剩菜觉得可惜,但又不好意思打包,怕别人觉得自己没吃过好东西。”在某单位工作的许小姐说:“不过现在好了,人人都提倡打包,杜绝浪费,打包成了件顺理成章的事。” 从源头上防止浪费 “根本不需要点那么多菜,吃不了扔掉太可惜了。吃不完,其实打包回去也不一定吃,多次加热后就不好吃了,最后还是扔了。”某保险公司的李女士告诉记者。 某餐厅点菜员陈先生告诉记者,根据一般情况,以人数为参照,10个人用餐,一般点7个菜,2个汤就足够了。如果一些餐厅每道菜的分量都较多,还可以少点一些。 近日,拒绝“剩宴”在网上一片火热。绝大多数网友表示今年过年要做“光盘族”、“打包族”。 在这个春节,如果每个人都能牢记勤俭节约的美德,那么就会逐渐地杜绝“盛宴”,更杜绝“剩宴”,盘光碗净才是光荣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