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看日月,世间唯情重。血脉是缘,是三生修。古来争战,帝位权谋,多少父非父,子非子,纲常虚有。刀光剑影图浮名,血雨腥风几时休。到头来,纵天下在手,纵繁华尽收。输一个情字,此生付东流。 《琅琊榜2》已播大半,剧情牵动人心,有激流暗涌,有心潮澎湃。今说父子之情,尤令人感触颇深。剧情至平旌为解北境边防困局,无奈之下举兵防御至宁关大捷,将二十万皇属主力斩于马下。却因皇后、荀白水一党无端猜忌遭受抗旨不遵罪名。
平旌回京请罪,元启假意安慰平旌,言称老王爷必会召集群臣护佑,而平旌则坚信,父王不会做结党营私之事,哪怕是因为自己的儿子。果然,老王爷对飞盏一席话字字刚正,句句铮言,与平旌所料一致。飞盏明白,老王爷决不会因私人恩怨牵于朝廷,导致党争,实为江山社稷着想。 话到此处,实在感觉人间无论哪种情份,一个“懂”字最难。想平章十五岁伴父王鞍前马后直到统领长林军,无论是羽翼未丰还是麾下良将无数,父子二人从未因出现信任危机,这其中的纽带不仅仅是内心的磊落光明,更是深沉的父子同心。
平旌执掌长林大旗,老王爷愿以金令交付,重托国之任需心坚意诚,需心系家国万千子民。平旌接令,接下大梁安全防线的驻守,同时接下的是父王唯一的信任。他知道这种交付,是忠义的接力,是热血的相融,也是彼此之间心与心的坦诚。 父知其子,子知其父。《风起长林》情深义重,不仅仅是良臣对国家的效忠,更是人子对父亲的孝义。多少次在老王爷与两个儿子之间的思想碰撞或语言交流中潸然泪下,又有多少次在他们之间可以用生命交换彼此中热血沸腾。
老王爷在对平旌交待后事时,可以感觉到他对此生无憾的平静与满足。在生命的尽头,他可以坦然面对自己的儿子,并能骄傲的说出此生三大幸事中,家中和睦,膝下有平章和平旌这样的好孩子便是幸福。 看此番对话,会让人流泪,这是对老王爷即将离世心有不舍。而看后思绪万千,便又会感觉人生路终有尽头,能够无愧天地,无愧本心,令膝下后世可以以已为荣,便是给生命一张最完美的答卷,不负彼此父子一场。
人生,是一次有去无返的修行。如果回首时可以心安便是好。《风起长林》的父子情是对观众,也是对些许薄凉的人世给予最好的安慰。或许这安慰更是对《琅琊榜》中梁王致皇子祁王含冤而死的一种补偿。 《琅琊榜》剧末时,长苏与梁王的一席对话尤在眼前。想那赤焰冤魂多年未得昭雪,祁王被父皇无端猜忌,自己热血报国,赤胆忠心,却万万未料到一杯毒酒竟是生身之父亲赐,这是何等悲凉。所有的仁孝被推翻,所有的信任被撕碎,一腔忠诚生生的变成了谋逆。生无可恋,痛比剜心。
长苏告诉梁王他的儿子临死前,曾令宣诏官将他赐死的诏书连念三遍,祁王听后只说了一句,父不知子,子不知父!然后,决绝的饮下了那杯毒酒。 父不知子,子不知父。梁王若知祁王,便不会怀疑他有大逆谋位之心。而祁王若知他多疑的父皇,也不至于临到死前仍然难以置信是他的父亲要亲送他走上黄泉之路。这是人性的沦丧生生的扼杀了一颗孝义之心。
人,终是要活出一个坦荡。赤焰冤案之后的梁王日渐老迈,被自己亲手送上绝路的皇长子时时索于眼前,他有想说却无人倾述的话,不想做却入夜而来的梦魇,他孤独而无助,他绝望而悲凉。他清楚的知道他所有的不安都源于内心的狭隘。高高在上的皇权让他失了本心,同样也失了骨肉至亲,那么余生漫漫,胸膛里的心何以安放!
观众都会记得第一部中梁王在长苏的质问下老泪纵横,那个可怜又可悲的一国之君至死都会在痛苦中度过,他会永远记得儿子临死前的话,父不知子,子不知父……而父子之间本该心意相通。 记得有一句话叫做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无论现世还是古时,如若所有的血脉之亲都心无芥蒂,心不设防,亲情便是荡漾在每个人心中的春江水,直到生命的尽头,都会流淌出曼妙之音化为人间最动听的合弦。 来源:头条号 时光密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