忒有料

福州清初以来才女辈出的5大家族

  三月,是女人们欢喜的一个月份。无论是传统的“三·八”妇女节,还是近年来兴起的“三·七”女生节,都让女人们在节日里感受到了关注与尊重。

  眼下,女人们的节日又快到了。福州省文史馆馆长卢美松,这些天忙着在瀚海的本土文史资料里,整理一份文稿。他将在3月10日上午9:00至10:30,在省图书馆1楼学术报告厅做一个公益讲座,介绍福州清初以来,涌现出大批才女的著名家族。

  提起福州才女,大伙熟知的仅是林徽因、谢冰心和庐隐。但其实早在她们之前,仅在福州三坊七巷,就涌现了一大批才女。根据文史资料的记载,与这些才女们留下的诗词,我们甚至还能想象出,她们当年所过的如《红楼梦》里描述的那种生活——每逢佳节良辰,聚会宴饮,吟诗和唱,赛诗比画,风雅,惬意。

  缙绅家妇女莫不谙诗书

  光三坊七巷就出了不少才女

  “清代以来,福州涌现出了大批才女的家族有很多,比较著名的,我现在整理出来的已经有5大家族了。”卢美松伏在案头一大堆书堆里,拿出他还在修改整理的稿件,告诉我们。他说,用“闺门弦诵,比屋相闻”形容过去福州城里才女们的吟诗和唱,一点也不为过。

  在《榕城诗话》里,前人也曾盛赞过福州城里,女人们读书、作诗的风气之盛。其称,“闽中户户皆花,家家是玉,笔床砚匣,恒在香台;写韵传经,乃其粉榷。青襟夫婿,挼手传笺;红屐伺儿,扶轮赴社。”下面,我们就一起跟卢馆长来看看,他盘点的闽中才女辈出的5大家族。

  三坊七巷黄巷,晚清封疆大使著作最多的梁章钜,就自小生活在一大群才女中间。其母亲王淑卿,“生平喜流观经史”,在做家务的闲暇里,经常同与儿子一道学习。她在督促孩子念书时,就曾写诗道:“养儿不读书,不如豚与犬。”梁章钜的妻子郑齐卿,也是幼通诗礼,入梁家后,也学会了诗文。梁家培养出了一群女诗人,梁章钜的堂姐妹、叔母、妻女,个个能诗还擅长书法。梁章钜的堂妹,曾作诗称“山光海色供吟笔,谢庭清暇诗无敌”表现过她的自信。梁章钜的女儿们,自幼受家庭熏陶,还常“分日作诗课”,才情可观。梁章钜在《闽川闺秀佳话》中,还多次记述女儿们作诗的情景。梁家女诗人自己著写的诗集也有很多,如《卧云楼诗草》、《小方壶诗草》、《香雪斋小草》等。

分享
发评论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热门阅读

Copyright 2018 52FuQing.com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