忒有料

黄家祥:草根老人墨海追梦

复件 dsc05921_调整大小(1).jpg

黄家祥和他的作品

  黄家祥是地地道道的草根书法爱好者,在此之前,他只是一个自斟自酌、自娱自乐地沉迷于字画书写的普通百姓,但他的“毛体”却让记者拍案叫绝。

  79岁的黄家祥家住在融北,所有认识他的人都说,他的心态比他的年龄至少要年轻20年。作为草根的他,性格开朗,无牵无挂,极其喜爱文化生活,尤其喜爱书法艺术,达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让人称奇的是,师出无门的他,2008年我国书画界在举办全国性“庆祝建国60周年”和“北京奥运会”书画作品展中,他的作品荣获二等奖。此后,在湖南省举办的全国性大型“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书画作品展中,他书写的毛主席诗词《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毛体”书法作品,获得金奖。这份意外的收获,让与世无争的他,业已感到十分的惊喜与满足。

  黄家祥说,他这一辈子从没想过自己会跟书画沾上了边。他说,自己跟书画沾上边,完全源自于近20年来,我国的大众化文化的普及与活跃,使得过去被认为只登高雅殿堂的、艺术家们“专有”的书画艺术,走进了草根百姓之家。

  1935年,黄家祥出生于贫苦之家,从小就渴望读书的他,因家庭贫穷供养不起而斗字不识。他还记得少儿时每每吵着要上学,母亲却每每反问他:“家里都没米下锅,你说哪来的钱上学 ”直到1948年,他才进私塾斋。黄家祥说,进私塾斋,主要是临摹字帖,很多字不认得,只学习笔画结构和如何藏笔与露峰。在此期间,虽然只学会几个字,但字帖里的各种书法艺术却让他称奇叫绝,也就是从这个时期开始,幼小的他对中国书法艺术耿耿于怀。

  解放后,黄家祥依然没机会进正规学校接受教育,都只是在夜校、私人文化补习班和职工学校里补习文化。此后,黄家祥参加修建机场、鹰厦铁路,1963年进城关供电所工作。文革十年动乱期间,大多时间他被分配写标语、大字报,这就使得他的“书法”第一次有了“用武之地”。有时重大活动,比如庆祝五一、国庆、建党、建军的标语,领导嫌他的字体写得不好,经常挨批评。为此,他经常一有空就钻进新华书店购买书法字帖,晚上在家反复读帖、临摹,到文革结束时,他才发现这10年间,自己的书法居然有了很大的长进。黄家祥说,自己是歪打正着,因祸得福的。

  1991年,黄家祥退休。从此以后,他整天在家写写画画,最初学国画。但一张画画成后,他发现自己的字不行,题词、落款与画面极不相称,他没敢继续学画,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在书法上,十几年间从未间断。2005年初,他听说国家级大师王渊菊先生因行动不便,家里的电器坏了没人修,他便主动每每上门服务。黄家祥的热情让王先生十分感动。一天,黄家祥向王渊菊先生提出了一个恳求,希望他能收自己为徒,这让王先生感到十分的惊讶,王先生说,要我收你为徒可以,但你必须得写一幅作品给我看看。在王先生家,黄家祥当即书写了一幅唐诗,王渊菊很认真地看了他的书写后,说:“行!基础不错!”遂破例收他为徒。此后,黄家祥每天凌晨3点多便起来练字,一写就是两个多小时,因有名师指导,他的书法日益长进。黄家祥说,今年,他的打算是用行、楷、隶等体书写100首唐诗,不为别的,只为老有所乐。

分享
发评论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热门阅读

Copyright 2018 52FuQing.com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