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2008年初,在外经商的黄忠咪回到家乡,发现村里的山头,头顶“草帽”,身穿“红衣裳”,便产生在毛竹林下开荒种茶,保护水土不流失的念头。尝到甜头的黄忠咪,当年对低产茶园进行了配置水利道路设施、安装太阳能杀虫器等一系列改造。 中新网福州4月10日电 题: “毛竹之乡”的种茶致富路 作者 陈丹 王榕春 “这里出产的茶叶带着淡淡竹香味,口感清爽鲜嫩,回味甘醇。”10日,望着郁郁葱葱的茶山,福州市罗源县飞竹镇梧桐村梧峰茶园负责人黄忠咪自豪地说道。 当日,笔者走进梧峰茶园,清新湿润的清茶香扑面而来,沁人心脾。素有“毛竹之乡”美誉的飞竹镇,生态环境优越。“这里地势向阳,毛竹林下植被丰富,土质保水,特别适合茶叶生长。”黄忠咪介绍道,今年春茶3月初开采,茶园已采摘500多斤。 2008年初,在外经商的黄忠咪回到家乡,发现村里的山头,头顶“草帽”,身穿“红衣裳”,便产生在毛竹林下开荒种茶,保护水土不流失的念头。凭着掌握的茶叶知识,黄忠咪承包了梧桐村一片荒芜的山地,试种了100亩茶树“金观音”,从此走上茶农之路。 “早期缺乏管理,不喷药,叶子都是虫洞。2011年3月,100亩的茶场才采摘了500公斤的茶叶。”黄忠咪回忆道,500公斤的无农药茶叶加工后让他收益了近30万元。 尝到甜头的黄忠咪,当年对低产茶园进行了配置水利道路设施、安装太阳能杀虫器等一系列改造。目前已建立500亩的茶叶基地,其中可生产100亩,拥有5套加工设备,茶厂由单一茶类种植发展到红茶、绿茶和乌龙茶种植加工,并有了“红尖子”红茶、“金梧凤彩”乌龙茶两大品牌。 “去年,茶叶产量2000多斤,收入达60万元。‘红尖子’红茶还取得qs认证标准。现在,高档红茶1公斤售价近2000元,主要销往重庆、武汉、浙江等地。”黄忠咪介绍说,茶好价高,上等的茶青1公斤能卖到200元,每亩最高可收入1万元。 茶园的发展不仅成就了像黄忠咪这样的一批农民企业家,也拓宽了当地人的就业路。园内不少茶工正在忙着采摘茶青。“工钱按量算,不同的茶种采一斤2-8元不等,一天能采乌龙茶40斤左右。而难采的‘红尖子’红茶一天或许都采不到2斤,价格最贵,采一斤8元。”采茶工黄春燕一边忙着采摘一边说道。 茶香还需勤吆喝。“有了品牌和固定的销售渠道,可想把茶产业做大还是有困难。”黄忠咪说出了自己的忧虑:茶叶品质虽好,但知名度还是太低,只能靠走“量”挣钱。 日前,他联系了福州一家品牌策划公司,希望通过系列化的设计、包装,实行统一的品牌化管理,可高额的策划费用让他望而止步。他感叹道:“品牌策划投入大,对我们这种中小茶企业来说打造品牌就是一个梦。” 对此,罗源县农业局局长雷霹表示,“品牌战略是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中小型茶企在短期内,特别是创业初期,若没有雄厚的资金支持,将难以为继。” 雷霹透露,2012年,罗源县茶园面积已达4.3万亩,产量5500吨,产值1.3亿元,茶叶已成为当地特色农业产业。下一步,罗源县将整合资源优势,统一打造“七境茶”品牌,生产“七境茶”系列产品,做大做强茶叶产业,实现茶叶产业的突破发展,促进茶农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