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太平洋2机甲) 电影《环太平洋》2已经于3月23日正式上映,相比于第一部里的机甲,《环太平洋》2里的机甲显得更灵活、防御能力更强。但是面对不断进化的“开菊”,机甲的一系列重大缺陷在电影里也暴露无遗,这也是现实中陆战兵器仍然是轮式、履带式装甲武器占统治地位的原因,机甲战士在未来战场中难堪大用。
(培训一名机甲驾驶员的周期极长) 首先是机甲的操控问题,作为一个复杂的人形机械,机甲的平衡能力注定远远比不上坦克、装甲车,在复杂的战场环境里,如何在机甲行进时保持平衡就是一大技术难题,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开发一套电传操控系统,电脑自动帮助驾驶员维持机甲的平衡问题,但是这样做的代价是机甲注定造价高昂,根本无法全面代替坦克在陆战中的地位。而且完全陌生的操控方式让机甲驾驶员的训练周期也成倍增加,届时培养一名机甲驾驶员的时间恐怕会比培养战斗机飞行员更长,《环太平洋》2里也同样出现了机甲驾驶员数量不足的问题。
(现代坦克都尽量降低车体高度,降低被弹面) 而机甲另一大问题就是防护问题,现代主战坦克都尽可能的降低车体高度,以减少中弹面积。而机甲高大威猛的形象虽然很提士气,但是巨大的中弹面积带来的防护问题非常严重,整个正面全部设计厚重的装甲会造成机甲失去灵活性,而只设轻装甲届时恐怕普通的步兵携带反坦克导弹就能轻易摧毁造价高昂的机甲。同时机甲的足部防护注定是阿喀琉斯之踵,复杂的机械传动结构带来的极高的故障率,战场上受损的机甲也根本不能修复,只能设法拖回后防基地维修,电影里反派的机甲黑曜石正式因为腿部被击伤而战斗力大减,最终被击毁。可以说机甲除了潜在的机动性外,在防护、成本、可靠性上均不如传统坦克。
(被伊朗俘获的RQ-170无人机) 《环太平洋》最震撼的一幕莫过于邵氏集团的无人机甲集体叛变,无人驾驶技术虽然有利于减少人员伤亡、降低驾驶员培训成本、快速部署等优点,但是无人驾驶的兵器一旦被敌人通过某种手段夺过操控权,会瞬间成为己方的敌人,这一点也是目前世界各国对无人驾驶最大的担忧。现实中军用无人机早已遇到此类问题了:2011年,美国的一架“RQ-170”无人侦察机在对伊朗实施空中情报搜集时,据传被伊朗专家实施电子干扰,然后输入了欺骗性GPS坐标,让这架无人机降落在伊朗境内被缴获。2018年俄罗斯在叙利亚的基地遭到不明无人机群的攻击,被俄罗斯的反无人机系统成功诱导6架,让这6架无人机全部降落被俄军缴获。
(未来战场仍是有人驾驶兵器为主导) 无人驾驶技术的局限性让各大军事强国仍然不敢将其全面普及,毕竟战时己方的战机突然全部叛变是任何国家无法承受的,而有人驾驶的战机虽然也会出现驾驶员叛变的的情况,但是出现集体叛变的几率几乎为0,未来有人驾驶武器仍然在军队中占据绝对统治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