忒有料

厦中小学生减负检查结果公布:小有战果仍需努力

  减负正是为了提质

  老师要把自己当成是带兵打仗的将军,要研究用什么方法才能取得胜利,而不能只会用题海战术抱着学生同归于尽,彼此都累得半死。

  不久前,厦门的一位小学老师向学校提出不想当老师的申请,希望能转到行政岗位。究其原因,她大吐苦水:因为“认真负责”,没有控制作业量,而被投诉到教育局。这一投诉使得这位教师心灰意冷:认真负责,想要提高学生成绩的老师还要被投诉

  我理解这位老师的委屈,但是,我也在想:认真负责的老师,难道只能和题海战术画等号 学生的成绩,难道也只能靠题海战术

  这也是不少人的误区:总认为减负是以牺牲质量为代价。事实上,对于老师来说,减负不是减少工作量,而是减少不必要的、对学生身心发展有害的、违反教育科学规律的那些工作,实际是增加了必要的、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益的、符合教育科学理论的工作。换句话说,减负是为了更好地提质。

  那么,减负还能提质吗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北京数学名师孙维刚从1987年就不给学生留家庭作业了,采用“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多题归一”来教数学。以1997年为例,他班上的40人,22人考入清华、北大,而在当年升入中学时,这个班三分之二的学生,成绩低于北京区属重点中学的录取分数线,三分之一的学生是就近入学的学生。

  再说个近的例子。上周,一位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家长给我们报喜:自从减负后,她的儿子的学习成绩直线上升。她分析了原因,认为是作业布置少的缘故。她说,以前作业太多,孩子越写越不耐烦,导致厌学情绪产生。她给我们打电话的重要目的是:请告诉教育局:一定要把减负进行到底。直至现在,还有不少人在问:为什么要减负 这个问题,或许需要等到十年后甚至十几年后才会有答案。但是,最近福建某地接连发生的小学五六年级和高三学生的三起学生自杀事件,或许能给我们警示。

  厦门春季开始的这轮减负,让我们依稀看到曙光,至少在规范上学时间方面是这样。应该说,下一个阶段,减负进入了一个攻坚阶段,即如何“减负提质”。

  正如我们之前曾经说的,老师要把自己当成是带兵打仗的将军。带兵打仗,就要讲究兵法,要研究是攻坚,还是打援;要研究是示之以强,还是示之以弱;是围魏救赵,还是暗度陈仓。总之,老师要研究用什么方法才能取得胜利,而不能只会用题海战术抱着学生同归于尽,彼此都累得个半死。

分享
发评论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热门阅读

Copyright 2018 52FuQing.com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