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来自国务院的批复,让石狮看到了海洋经济成为发展新增长极的曙光! 三面环海的石狮,拥有发展海洋经济的先天优势。资源方面:行政管辖下毗邻海域所属的东海区,主要海洋生物达3000多种。配套和基础条件方面:石湖港和7个国家级渔港,为海洋产业提供了重要支撑;随着近年来海洋生产的日趋活跃,沿海港口物流、海洋渔业和临港工业蓬勃发展,初步形成集海洋生物医药、渔业通讯、海洋捕捞、水产养殖、水产品加工等多元化的海洋产业集群。 透过下面一组数据,大致可以窥见石狮海洋经济的“底子”:去年,全市海洋经济总产值达到115亿元,约占全市生产总值的23%;水产品年产量则位居全省第二位。 不过,即便有这样的成绩,还远不足以让石狮高枕无忧。市领导班子及农办等主管部门很清醒,看似已上了发展轨道的海洋产业,实则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内忧外患。检视自我:随着陆源污染和捕捞强度的增加,我市近海渔业资源正日渐枯竭;纵观全市的水产品加工企业,大多为家族作坊式工厂,企业规模小、产业层次低,精深加工方面的延伸能力不足、附加值提升有限。科研研发方面的短板更加凸显,全国26个主要海洋科研机构,我市连一席之地都没有。环顾对比周边城市:因为和晋江、惠安毗邻同一片海域,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上既需协同,也势必存在竞争;而和厦门、青岛、舟山等城市相比,我市海洋经济发展更是停留在低层次阶段,先进要素集聚功能比较薄弱。 内忧外患下,石狮海洋产业下一步棋该怎么走 来自国务院的一纸批复,为徘徊中的石狮海洋经济,指明了新的方向。去年,《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发展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复,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石狮海洋新兴产业也纳入全省海洋经济“三规划一方案”的发展内容,市委市政府及时制定了《关于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经济强市的实施意见》,为大力发展海洋新兴产业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落到实处,市领导及农办等主管部门提出,唯有建好章、立新制,在园区建设、招商引资、人才引进、资金扶持做好“文章”,才能促进石狮海洋经济持续发展。 专业化的产业园,是提升产业集中度的重要载体。大讨论会上,一个得到肯定的意见是,石狮需要以产业前沿化、高端化、布局科学化为目标,聘请专家研究制定《海洋产业发展规划》;同时,规划建设特色产业园——海洋科技园,推动产业做专做强。 有了园区,还需重点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龙头企业,并多方式多渠道吸引其他细分领域的大企业好企业入驻。同时,加强与涉海院校合作,加快涉海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争取科研机构在我市企业设立研发中心,并鼓励涉海企业参与行业标准制定,提高行业话语权,推动海洋渔业优势产品的品牌化建设。 对于这批优势龙头企业,政府层面则加强政策扶持。尤其在融资方面,可利用泉州“金改”实验区的机会,考虑设立成规模的海洋生物科技风险基金和担保基金,鼓励商业银行创新金融信贷产品,在扶持企业做强的路上“推把手”。(记者 康清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