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清明放假回家,留遗书出走 昨日下午,记者再次来到位于鲤城区小黄家住处。刚到她家门口,见有生人,小黄家人将原本敞开的房门关上。 记者从小区邻居处了解到,小黄的父母仍怀着希望寻找女儿,尚未得知噩耗。小黄的父亲黄先生又有病在身,记者不忍心透露消息给他们,因此未与小黄的父母直接接触,只能从小区邻居和她家亲友的描述中,还原事发经过。 小黄是家中独生女,4月2日,她从学校放假回家,但3日下午2时许,小黄便离家出走,留下了2封写有遗书的便条、证件,以及已取出手机卡的手机。 小区邻居称,3日下午2时许,她的父母回家后,小黄紧跟着回家,上楼前还问邻居“爸爸妈妈是不是回去了”。“当时,女孩子表现得挺正常,没啥异样。”邻居说。 但直到吃晚饭,父母遍寻不得女儿身影时,才发现女儿留下两份遗书出走了,其中一份留给父母,一份留给朋友。小黄的父母着急万分,发动亲朋四处寻找,还发布了寻人微博。 邻居称,“孩子走失后,家里到处组织人找,父母两人也不上班了,连单位都帮忙找,上午刚派了一辆车载着母亲到崇武海边寻找。” “其实大家都猜到蟠龙大厦跳楼的可能就是小黄,但都商量着不让小黄的父母知道。”这位邻居还说。 据知情者透露,其实他父亲已有不祥预感,因为两年前,女儿就曾割腕自杀未遂。 探究:亲友眼中“开朗活泼”,两年前曾割腕自杀未遂 4日黄先生到派出所报案时,他的精神已趋于崩溃,一直在哭,最后还是由黄先生的朋友帮忙讲述事件经过。 小黄3日出走时留下2封便条写就的遗书,分别留给父母和朋友。在小黄“人人网”主页上,她在签名中写着,“有种幸福叫,与久违的朋友联系。”但除此之外,小黄并未再留下只言片语。 她上传的照片中,面容清秀的小黄脸上总是挂着微笑。昨日,记者与小黄中学的朋友取得联系,他们尚不知真相,对小黄的评价是“开朗、活泼,挺勇敢的一个女生”。 据悉,小黄高考曾经复读一年,现是闽江学院大二学生。昨日下午,她的同班同学证实,昨日假期结束,小黄并未返校,但该同学与学校辅导员电话沟通后,便拒绝记者的进一步采访。 小黄的遗书写的是什么 她为什么这样结束自己的生命 据知情者透露,黄先生4日凌晨前来报警时,未携带遗书,却带来了小黄平时所用的一本硬皮笔记本。 笔记本中字迹凌乱,字里行间多有轻生之意,其中小黄提及“没有达到自己的期待,对不起父母”。而据黄先生和其朋友称,2年前,小黄就曾因学业压力过大,割腕轻生,所幸未能成功。 “正因如此,她的父亲有了不祥的预感。人到中年,面临近在眼前丧失独生女儿的痛苦,才有了那样的精神崩溃。”知情者惋惜地说。 专家:孩子出现状况,各方应提前介入 厦门大学社会学教授朱冬亮认为,中学至大学是人成长阶段的关键时期,部分学生因为抵抗挫折的能力比较弱,达不到预期目标,内心容易产生挫败感。 小黄之前曾割腕自杀,就说明有了前期症状,家庭、社会、学校不要等她主动求助,应提早、及时进行心理干预,正确引导。 朱冬亮说,有相关调查显示,学习压力是心理疾病的重要诱因。这种压力,除了学习一般的学生,成绩好的学生也容易出现心理偏差。 他说,压力并不全是坏事,但超越了限度,就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一些学生往往只看重学习成绩的好坏,如果设定的目标不能马上实现,就认为自己“一切完了”,从而走极端、陷入崩溃,甚至自杀。 朱冬亮提醒广大家长,孩子应该有自由交往的空间,这不但有利于他们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也有利于其健全人格的形成。父母的精神支持与物质,若给予严重失衡,高压、高期望值,让孩子远离了心灵的快乐;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脱节等,都有可能使青少年的人生坐标发生严重倾斜。 而避免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发生,家庭教育是第一位的。建议家长不要违背教育规律,盲目攀比,不要让孩子背负太多的压力,而要让孩子在和谐的亲子关系中健康成长。 同时,学校和社会要承担起自己应尽的责任。学校和社会应该为青少年提供必要的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机会,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心理健康援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