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罗源县西兰乡甘厝村农业合作社迎来了丰收的季节,遍地蔬果飘香。甘厝村委会主任甘泉亨高兴地说:“今年蔬果长势和市场行情都不错,纯利润可达近百万。”几年前,作为一名开荒者,甘泉亨借着政策“东风”尝试科学种植,如今成了远近闻名的“种植大王”。 9日,记者在甘厝村一座标准化的钢质大棚里,看到甘泉亨和几位村民正忙着采摘黄瓜、辣椒等有机蔬菜(如图)。水灵灵的瓜果装筐后,当日就销往罗源、宁德、福州的各大市场和超市。 “去年产值达300多万,纯利润有60多万,今年‘钱景’会更好。” 甘泉亨说,今年他们把合作社竹木大棚改装成40亩的钢制大棚,种植面积扩大到250多亩,合作社成员也从2009年的9户发展到现在的109户。 “我们在南瓜藤上嫁接种植黄瓜,种出来的黄瓜口感好、产量高。15亩地,按亩产5000多公斤、每公斤3元计算,仅这项就可创造产值20多万。”合作社成员甘设亨说,做技术型农民需要不少知识,合作社经常分批派成员到外地学习种植和管理技术。 记者走进一个特殊大棚,这是一块“实验田”,里面试种了不少新品种。甘泉亨说,金线莲是最新试验品。由于金线莲对土壤、温度等都有苛刻的要求,他专门铺上进口的泥炭土,小心翼翼地伺候着这些“宝贝”。目前1万多棵金线莲试种成功,下一步他准备扩大种植规模。 记者了解到,今年合作社主要种植黄瓜、辣椒、苦瓜等有机蔬菜,其中100多亩用来改种水稻。既然蔬菜市场行情不错,为什么不种其他菜品,而是种水稻呢 甘泉亨解释道:“去年这些地种花菜和丝瓜,今年再种植水稻,这样轮流种植有利于减少病虫害和优化土质,实现有效循环。” 据甘泉亨介绍,他2009年选择回乡创业,同年当选村主任。甘厝村是个人口不足1200人的小村,村民大多种单季水稻,产量少、收益低,后来很多村民都外出打工了,留在村里的只有100多人,离村较远的田渐渐没人耕种。“田地一旦长期无人耕种,再开垦就难了。”甘泉亨走家串户,给外出村民打电话,想说服他们复种,但一直没什么效果。 于是,2009年甘泉亨带领9户村民,集资40多万元成立绿阳农家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在200多亩荒田里一锄头一锄头地挖,开始了无公害种植蔬菜的第一步。“4年来,合作社的成功运转让我们的腰包鼓了起来,今年估计年产值有400多万,到时分红更多。”合作社成员甘设亨喜滋滋地说。 甘泉亨介绍,下一步,合作社打算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一部分资金将用于安装喷灌和滴灌全自动化系统,以提高灌溉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记者从罗源县农业局了解到,随着罗源陆续出台扶持果蔬种植的一揽子产业政策,像甘厝村农业合作社这样的科学种植户越来越多。目前罗源县有1.7万人从事蔬菜种植业,去年完成蔬菜播种8.9万亩,预计产量达12.93万吨,可实现年产值4.86亿元。 (福州日报记者 王元锴 通讯员 谢闽星 叶宇楠 洪映) |